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8章(2 / 2)


  不知是谁,指着浓雾中的光——郦清悟和少司命在斗法,笼罩在雾中,看在外人眼里,那是神迹,这让他们惶恐不已。

  西魏主将拼命喊话,想要收拢他们的军心,却是徒劳。这时西魏的斥候奔驰而来,马蹄跋涉在泥水地中,远远用胡语冲着主将传达军情,言辞急切。

  西魏前线主军不利。

  这喊声惊动了西魏士兵,也惊动了主将阿木黑。他惊得冷汗涔涔而落,吩咐击鼓——“全军收兵!迅速回援!撤!快回援!”

  鼓声齐鸣,夹杂在雷声中,西魏撤退的马蹄在地上踏出纷乱的印迹。

  暴雨还在下,粮草营滔天的火势,终于被彻底熄灭,最后一丝火光被黑暗吞没,袅袅地冒着烟气。

  。

  谢令鸢全身被雨水湿透,额发贴在脸上,郦清悟的衣摆也滴着水,他们十指相扣,似乎忘记了松开,借来的九星之力已经化解了少司命的邪术,而少司命也不知所踪——

  他用了禁术,极大透支元气,却未能扭转局势,再留下来并非明智。

  烈焰熄灭,西魏退兵,粮草营得保,没有辜负萧怀瑾的嘱托。

  郦家部曲还在警惕着西魏杀个回马枪,郦依灵则松了口气,随即跪坐在地上,发觉脸湿湿的,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眼泪。

  --------

  大雨瓢泼,持续了片刻,雨势逐渐减小,淅淅沥沥。

  笼罩在高阙塞城头上的浓雾,也随着降雨而消失,方圆数十里,视野一片清明。

  这让坡堤上交战的双方主军,更看清了当下局面。

  “报——两千西魏军偷袭我军粮草营,放火,火势一时难以扑灭!”

  “报——天降奇雨,火势已经被控制,偷袭粮草营的西魏人撤兵回援!”

  晋国的斥候骑马奔波着,将粮草营的战况,喊话给萧怀瑾。

  主军战场上,晋军已经暂时拖住了拓跋乌,所以拓跋乌无奈,叫偷袭粮草营的大军赶快回援。

  萧怀瑾回身望了一眼粮草营的方向,仅是方才听战报,就知道那里战况何等激烈。

  但她们守住了。她们用这一役告诉他,可以放心将后背交付于她们,就像何贵妃武修仪守着朔方城,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出战一样。

  “报——我军已经抢城!”这声军报,如同天外金石之音,轰地点燃了所有晋军疲劳后的斗志。

  先头军已经抢城成功——担系着并州乃至整个中原命运的朔方高阙一战,就是为了这一刻,如今尘埃落定。

  西魏的斥候也同样赶到拓跋乌身边,将城门被夺下的噩耗告诉他。

  这噩耗,也成为了压垮西魏士兵的最后稻草。对峙这些日子的军心失散、大雾遮蔽、天佑晋军的传说……此刻在听到城门被夺后,西魏的斗志彻底溃散。

  萧怀瑾高高地抬起手,前压,侧挥,抬举,做了三个动作。军鼓在他身后震响,那是击垮敌人,结束鏖战的指令——

  “杀啊!”

  高阙城门中,郦依君身后的晋军骑兵高声喊着,冲入了这座军事要塞。

  城内留守的西魏兵不敌,城门很快失陷。

  高阙塞和西关口一左一右,是保护朔方城的两座屏障,终于又回了晋国控制中。

  屠眉还困在城外,她身上添了不少伤口,被西魏士兵像苍蝇一样围着,忽然,她感到身后压力陡轻。她回头,那里被打开一道缺口,郦依君一手**,一手持剑。

  “也是不错了。”他将几个西魏骑兵挑下马,冲着屠眉倨傲道:“带头冲一冲,也算合格。”

  屠眉看着他身后打开的城门,还有冲入城中的晋兵,这才觉得伤口的痛无比鲜明地涌了上来。她笑着骂了一句:“真是记仇。”

  说完一挥马鞭,晋军四千先锋骑兵,涌进了高阙塞。他们轻车熟路地跑到城头上,对着黑夜,用力敲响了城塞内的军鼓。

  胜利的鼓声澎湃激昂,飘出了城头,在旷野中回荡不绝。

  第一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 晋军粮草大营的上空,雨如萧敬腾下,伴随着闪电雷鸣, 遥远的城头上传来隐隐的鼓声。

  高阙塞的军鼓, 敲得晋军士气大作, 敲得西魏惊惧生疑。拓跋乌不得不放弃这座要塞,后撤到关外,以保西魏主军。柳不辞当机立断, 命令轻车校尉带五千骑兵,追出了二十余里地。

  两天后, 直到拓跋乌与叱罗托在北处汇合, 晋军追兵这才撤回西关内。

  那夜萧怀瑾没有去追,他的部将进城后忙着接管军务, 而他坐在城头上,看着雾散后逐渐显露轮廓的明月, 那一地霜华的月光, 拉长了他的影子。

  这本来该是最冷的时节, 他却出奇的热, 甚至能感受到掌心的血液在流动。他本来该是很累,可眼下只有亢奋雀跃。

  并州, 数百年来几经战祸之地,被他保住了太平。至此国门安宁,他总算对朝廷有所交代,没有让中原重蹈景佑年间失陷的覆辙。

  。

  只是西魏人虽退出西关外, 大概还是不死心,停驻在了离关外几百里的地方,似乎是在等待时机。

  萧怀瑾也明白,西魏人此举是在试探晋国的底气——倘若尚有国力,谁能忍受一个虎视眈眈的劲敌徘徊在门口,几次三番挑衅?换成前汉元狩年间,武帝早派霍卫二人去追杀匈奴了。也就眼下,晋国没多余的国力去驱逐他们。

  这场仗打完,双方退回了宣战前的状态,算是保持平衡,互相牵制。

  谁也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又会是谁来打破这个平衡,发动进攻。但只要对敌人形成威慑,朝廷就可以争取时间,就总有翻盘的余地。

  -----

  而晋军有天神相助的传说,自那骤雾骤雨的一夜后,便在广袤的北地千里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