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章(1 / 2)





  武明贞侧手抬剑格下这凶猛的一刀,虎口震得发麻,那句话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她有些意外,却很快稳定心神,灵巧地旋开身子,后跃两步,向着屠眉刺过去!

  屠眉从小打着架长大,靠着长年实战的经验和直觉,出手迅猛、狠辣,刀刀琢磨怎么最快取人性命,或让对方关键部位受伤,甚至不惜以自己受伤做交换,用的是不要命的打法。

  武明贞论力气不如屠眉,一时间被屠眉压制,显得落于下风,众人看得捏了一把汗。

  不过她自己倒是镇定,落了下风也不见急色。她有师承有家学,身手、剑法上无懈可击,交手几招摸清敌手后,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战术。

  两边你来我往,刀剑激烈相撞,夜色下甚至可见碰出了火花,过了一百多招后,屠眉越来越有些疲于应付,左支右绌,是武明贞前期拖够了他,找准了漏洞。

  下一瞬,她一剑带着峥嵘之气划破,屠眉侧身避开,那刀却回防不及,剑锋一挥而下,他发髻也被劈散了。

  长发在空中扬起散开。

  屠眉踉跄倒地,身子底下,还有迎面,都感到了四面八方的凉意。

  武明贞上前几步,剑尖冷冷指着他的脖子,借着月色和远处的火把,她看清眼前一幕,不禁也怔住了。

  屠眉长发披着,衣衫尽碎,清晰可见用长长的布条裹了胸。武明贞的剑尖上移半寸——

  那里没有喉结。

  这意外一时冲击了所有人。

  ——这个黑风军的老大,镇住了三千多山匪的,居然……是个女人?!

  难怪啊!谢令鸢心想,方才在屋子里,屠眉轻易看穿了她们的扮相,她一直没有想通。

  而今想来,作为山匪之首这么多年,若屠眉在女扮男装上自认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了。

  “铛”的一声,屠眉重重喘息着,扔下了手里的刀,躺在地上,看着夜幕星空,苍穹低垂。

  她和这个女扮男装的将军过了一百多招,人生中第一次输了。

  输了就要任凭对方处置。

  说不上服还是不服,但奇异的是,比起被普通将领打败,她心情反而要好受些。

  虽然她讨厌这个不可一世的姓武的女子。

  也是有趣,在场六个女子,除了那个“石头精”,其他五个都是女扮男装。临死之前这样看着,倒也是亲切。

  。

  武明贞的剑尖也停在她的喉头,一时忽有些不定,便就顿住了。

  这也是第一个和她过了一百多招才落下风的女子,她原本打定了让匪首伏诛,此刻却忽然有些复杂。

  这人手上一定染了不少鲜血,在她们这些受过教育的上等人眼中,可称得上十恶不赦。然而屠眉自己也许不以为恶,她生活在崇尚力量、弱肉强食的世界,强大才是正义,弱者活该是猎物。

  与何贵妃不同,武明贞是多多少少了解些真正的流民的。疲于奔命、食不果腹的他们,没有什么善恶观念,他们甚至可以轻易做出生与死的决定,或许只因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可笑原因。

  这有些惋惜的念头,逐渐抽丝剥茧的理清。她忽然有点明白了父亲和弟弟带兵时,看到有潜力的人便加以提拔的那种心情——

  这大概,就叫做,起了爱才之心?

  第一百一十章

  漫长的屏息凝神之后,如山洪迸发似, 四周爆发出一片欢呼。

  在这如潮的喝彩声中, 一直跟在副将身边的白婉仪下马,走到了人群里, 垂眸看着屠眉。论起来她们出身是相仿的, 然而终究是际遇不同, 一人上了云端又跌回泥淖, 一人凭着自己在泥淖中称王。

  把白碗救出泥淖并赐名白婉仪的人,却早已不在了。

  然而奇的是, 今夜她跟在武明贞身边, 看着武修仪带着兵从四面八方攻上山, 对质疑安排的张胜又骂又教,看起来好不快意。

  那剿匪对战的过程中瞬息万变, 武修仪熟练于应对, 每每力挫敌人,眸子里就似乎有光彩闪动,一霎时还有志得意满,旋即又变回严肃沉着的模样。

  这骄傲的少年心气,又不免让她想起了韦不宣。是不是他们这种人,都有这种狂傲——这种只要手里有兵,天王老子来了也敢一战的狂傲?

  她不禁恍惚,原来这种自信与气势,也可以出现在女子身上的啊。

  。

  小时候在朔方的酒肆里,韦不宣和酒肆老板喝了酒侃侃而谈,而她懵懂,和他们争论——凭什么不把供在神坛上的张将军当成女子?

  他们怔然之下错愕,哈哈笑着说,是忘了。张女是英雄,因而总让人忘记了身为女子的事实。

  而今她益发觉得,人们这种遗忘是没有道理的。当年她也并非童言无忌,她也不过是在提醒事实罢了。

  。

  欢呼声渐渐平息,何贵妃一身狼狈地往前走了两步,武明贞和白婉仪向她行了个便礼——这里是不能把宫里那一套礼节拿出来了。

  如今,数何贵妃地位最高,德妃也不能再率先开口。

  何贵妃盯着躺在地上耍赖的屠眉,话却是问武明贞的:“你要准备把她怎么办?”

  武明贞还在想着方才屠眉的交锋。一个在匪贼中混迹至今的女人,有着不输于将门之人的身手,除了经历一定是刀口上舔血的惊心动魄,本身的天赋也一定非比寻常。

  倘若就地杀了,她不觉有点惋惜。

  她从小和军营往来,对于杀降、兵诈、抢掠等等一些事见的不少,只要能打胜仗,谁会在意这些龌龊事?她和弟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宋襄公的泓水之战,襄公守礼,成王背信,于是仁义之人反将自己国家沦为了弱小。

  她曾经很是不解,圣人说仁义道德,襄公似乎也没有做错。父亲以此警示她,对于国家来说,是不是好的将领,只在于能不能打好仗。是不是好的士兵,只在于听号令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