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殿下第294节(1 / 2)





  楚王妃轻轻颌首。

  楚王府没有任何余地的回绝了徐家的条件,徐家无奈,转而令郢王称病。郢王虽气个半死,却知自己能在御前复宠,悉赖徐家之力。他自身也争不过楚王,只能愤愤称病,主动上书说怕不能履副使之职。

  荣晟帝令楚王代之。

  姜驸马一看楚王为副使,立刻辞让正使之职。姜驸马说的极为诚恳,“楚王不仅是藩王中的长者,也是朝臣中的长者啊。臣自幼听着楚王追随太、祖皇帝的故事长大,臣明白陛下器重之意。还请陛下必要以楚王为正,臣为副才好。”

  姜驸马满心都是为荣晟帝考虑,主动请楚王为正,自己甘居副位。

  荣晟帝心下感慨,若朝臣都如姜姑丈这般,朕就再无烦恼了。的确,楚王既进入册封使行列,凭楚王的辈份资历,只能为正。

  荣晟帝道,“既然姑丈诚心要让,那就这么办吧。”又与姜驸马道,“楚王上了年纪,姑丈多帮衬着些。”

  “陛下放心,册东宫乃国朝盛事。楚王只管吩咐,臣必竭尽全力!”

  荣晟帝又感慨一回姑丈当真是个极好的人,便让姜驸马退下了。

  如此,楚王为正使,姜驸马、秦太师为副使。

  对于姜驸马让正使之事,楚王虽心下熨帖,到底有些不好意思。这事与姜驸马没什么关系,其实是荣晟帝要笼络姜家,方令姜驸马为正的。

  楚王对荣晟帝笼络姜家毫无异议,这是正常的政治手段,但荣晟帝不该点郢王进入册封使的行列。

  因为若有藩王为册封使,必是他楚王无颖。

  荣晟帝无视他这位宗室长辈,才致使事情到这步田地。

  楚王接到册封正使的旨意,打发掉传旨内侍,亲自将圣旨奉至偏殿供放。

  上午的阳光穿过窗格落在明黄闪耀的圣谕卷轴之上,楚王却是暗暗叹气,陛下虽是国朝正支,以往瞧着还好,如今却偏信妇人之言,行事之荒谬,真是差了郑太后十万八千里。

  楚王的视线穿过卷轴,看向更深的地方。太子几乎亦步亦趋的跟随着荣晟帝的步伐,既无识人之明,也没耀眼的政治建树,倒是名声不错。

  可光有名声有什么用呢?

  窗格将光线切成片片碎金,一直延伸到楚王按在桌沿的手上,脸上。楚王的皱纹在薄金色的阳光中慢慢舒展。一眼就看透他心事的人是公主,看透不稀奇,公主还嚷嚷的人尽皆知。

  公主虽一惯快言快语,却并非那种乍乍呼呼的性格,她说出来,传出来,就是让他借传言之势翻身,把郢王挤下册封使之位的。

  公主当然不是为了帮他,公主与他并无交情。倒是听说公主与郢王一向不睦。可能公主就是单纯不喜郢王才故意令郢王难堪。

  楚王垂下眼皮,又看了一眼供桌上的圣旨卷轴。当天,楚王亲赴罗公府,为荣柒定下与罗公府的联姻。

  第369章 殿下之三五

  殿下

  正文第三六九章

  尽管楚王亲自代孙求亲,诚意满满,但乐平郡主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怎么也要问一问孩子的意思。

  楚王也没非得让罗公府当天给信儿,他与乐平郡主说了不少当年事,又着重将荣柒从头到脚狠夸一通。乐平郡主也是个圆滑人,或者是出于同类相斥,颇有些受不了楚王滑头。

  乐平郡主道,“荣御史这孩子,我也熟,早就见过。当初还是陛下看他在帝都没个着落,让几个孩子到官学读书的。是不是?”

  荣柒这孩子自身是不错,可出身嘛,虽是楚王嫡脉,却楚世子的庶子。他要是在楚王府受宠,也不能小小年纪来帝都讨生活。后来荣柒他们入了官学,巴结上公主,与罗公府子弟交了朋友,时常来罗公府。

  乐平郡主也是宗室出身,都是姓荣的,就对荣柒颇多照应。

  这也是楚王厚着脸皮来罗公府为孙子提亲的原因。

  听乐平郡主这话中有话的话,楚王笑,“可不是么?乐平你也知道,我府里孩子多,说句实在话,儿子辈的我还能照应过来。孙子辈的,我纵有心,到底他们有自己爹娘。我做祖父的就疏忽了,可这孩子争气呀。要说争气的孩子也多,祖宗保佑,阿柒还有点运道,自己跑来帝都,挣出了前程。

  你不知道,当年他中秀才就把我吓一跳。我私下都给祖宗上了好几柱香,想着莫不是我爷爷坟头埋的好,这孩子咋这么出息哩。

  后来的事,更想不到。

  原想他能挣个秀才就顶天了,这孩子,竟一下子考到了进士。

  你说说,咱们宗室又不愁吃喝,考啥进士啊。我都没想过,也就这实心眼的孩子,一心好学,这不就金榜题名了么。”

  说到孙子中进士的事,楚王又是一通大笑。

  虽然这个孙子他也没太重视过,可有这么个进士孙子也委实有面子。

  乐平郡主端起细瓷盏,慢悠悠的呷口香茶,“我怎么听说,当初你跟阿柒说中举人给十万,中进士给二十万?”

  楚王笑声嘎然而止,继而又是一阵大笑,他笑着点头,“这都叫你知道了。可见阿柒与你家孙儿是真挺投缘。”

  乐平郡主也被楚王的无耻逗笑了,楚王笑,“要是三十万就能养个进士孙子,我宁可再花三十万。”

  他以不同于往日的富贵闲散,倒更像年轻时疏阔豪爽道,“说真的,我倒喜欢阿柒这坦诚劲儿。我俩原也相处的不多,我儿子就有十来个,孙子好几十,顾不上就得自己想法子。阿柒有本事,我替他高兴。也不用说那套祖孙情深,他缺什么直接开口,他既有出息,能给的我都给。我还不用他还,我也不用他孝顺。人这辈子,不就这么回事么?他盼他比我活的更有滋味,那才有意思哪!”j

  说到对孙辈的期盼,楚王神采飞扬。

  乐平郡主也不禁笑了。

  此时,宫里也在说楚王忽然变成太子册封正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