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养猪汉的寡妇妻第78节(2 / 2)


  黄岷皱着的眉头松了下来,说:“你能问出这句话可见你也发现了你的问题,咱们州有七个县,今年秀才有三百一十七个,而你三年前考童生试是县里的第三名,正常来说,以你这个勤奋好学的劲头,你出不了前一百名,然而却落在了最后一名。”

  他翻出屠青榆之前给他誊写的文章,分析道:“青榆着实是运道好,最后的这篇策论是关于我朝跟周边国的通商往来的,我记得他买过一本书看了的,他写了文章我还给修改了的,但题目多添加了几句话,他就写不好了。”

  他转头对许妍说:“我教了青榆八年,我敢说他脑子聪明,是个读书的苗子,但他性子有问题,有些冷漠,最初我发现的时候让他在外多看多听多想少看书,但他对外人的事没反应,跟他不相干的人他不关心,比如我有个学生有次谈及卖身葬父、强抢民女,他们这个年纪正是热血爱打抱不平的时候,其他人吵的脸通红,青榆却是没感觉的,他对外人缺少同情心,但他对着熟人家人的时候又有九转玲珑心。所以他在对写策论的长篇大论,却没有他自己的思想。”

  “如果青榆还想考举人,我建议他去县里试试,县里有书院也有更好的私塾,他再跟着我学不到什么。”黄岷最后这样说。

  许妍知道她大儿子心思敏感,在外寡言少语,在此之前她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遇事心里有主意,在家里也能疯能闹,要说对外人不关心,他们一家好像都是这样,这么些年跟村里人有来往但她很少好奇别人家的事,没想到这种性子却成了小鱼读书路上的拦路虎。

  回去后她把黄岷说的话给家里人说一遍,屠大牛的意思是把小鱼送去县里的书院,他现在十五岁,不能成亲,开私塾也没人信他,不继续念书在家里也没事干。

  “小鱼你怎么想?”许妍问他。

  “去县里吧,娘,你们多去县里看看我跟我姐。”

  “行,但是大儿子我跟你说,每个人的性子都不一样,就像有人天生就喜欢八卦唠嗑,我觉得你这性子没毛病,只是读书占了你太多的心思,像你姐她也对村里的人半熟半不熟,而且你十五岁就已经是秀才老爷了,特了不起,你们老屠家祖宗晚上都要高兴的入梦夸你,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你去县里好好念书,跟同窗好好相处,哪怕三年后举人试落第也是正常的,像你外祖,他考举人没有八次也有五六次,到死是老秀才,但他还没放弃,你也别把这事看得太重,一次落第可以继续考,到时候也像你夫子那样,开个私塾自己也继续念书,教会了儿女,将来老子跟儿子一起成举人。”

  这是第一次许妍觉得他那身埋黄土的爹还有点用,能拿来安慰她儿子。

  小鱼知道他娘有多嫌弃他外祖,听她现在还夸上了,忍不住笑了,说:“我十八岁要是考不上就回来开个私塾,娶妻生子,以后也给我弟教儿子,我可是给他写字据了的。”

  “嗯,我还保存着呢,你跑不了的。”小槐回神应道,又哀嚎道:“以后家里就我一个了,你跟姐都去县里了,我不想在家养猪,我也要去县里,哥,我去给你做饭吧。”

  “听说书院是一个月一休,住书院里出不来的,你安心在家养猪,给爹帮忙。”

  事情就这样定了,五天过后屠家赶了两辆牛车,一辆拉的是小鱼的书跟衣被,一辆拉的是给小葵送的鱼肉蛋粉。

  ▍作者有话说:

  天气凉了,睡过头了,只有一更。

  再有一两章把小槐给安排好了,正文也就结束了。

  猜猜小槐会不会安分留在家里养猪

  第一百二十三章 [vip]

  “娘, 我姐来信了。”屠青槐回家,嘴里啃着不知道从哪家顺来的青瓜。

  “谁带的口信?”许妍坐在葡萄架下绣虎头鞋,小葵估摸着会在深秋生娃, 她从知道消息就开始做小衣小鞋了。

  “不知道, 在村里碰到孙鹤哥他给我说的, 估计是外村人路过带的口信,信在杭二婶家, 你记得去拿。”

  “你跑一趟去拿回来,天太热了, 我怕晒黑。”

  “我就不怕晒黑了?我还没娶媳妇,最是怕黑。”小槐犟嘴, 仰头在葡萄架上找已经透亮的葡萄,摘下也不洗,直接扔到嘴里咬破。

  “你个毛蛋子娶媳妇还早得很,明天早上早点起来去拿信,顺便再买两斤排骨回来,我想吃排骨了。”许妍把手上出的汗往小儿子身上一抹, 捶了捶脖子, 让臭小子来给她捏捏。

  “许夫子你真娇气,越来越懒了, 我哥我姐还在家的时候你天天都去赶集,她俩不在家了你做个啥事都要使唤我。”嘴里抱怨着,手却是很听话的去给他娘捏脖子,看她膝盖上搁的虎头鞋, 撇嘴道:“家里又不缺钱, 想要虎头鞋直接到街上去买, 搁不住你大热天的还在这儿绣啊绣的, 看的我心里发急。”

  “买的跟做的那怎么能一样,这是我做外婆的心意,等你给我添孙子孙女了我也做虎头鞋给你儿子女儿。”

  小槐算了算,今年他娘四十岁,他十二岁都还没到,再过五六年他娶妻生子,他娘也快五十了,捏脖子的手顺着她肩膀和脊背都给捏一遍,嫌弃道:“我有钱给我儿子闺女买虎头鞋,不用你再拿头发丝粗的针戳啊戳的。”

  许妍仰头,肩膀上的僵硬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酸麻过后的灼热感,家里给她捏肩膀的就小槐力道拿捏的最好。屠大牛蛮劲大,手也大,还不规矩,小葵是个女娃,捏不到一会儿她手就酸了,小鱼是规矩的过分,已经两三年不踏进她跟大牛的卧房了,让他捏个脖子他只会捏脖子,逮着一个地方可劲地捏,你不喊停他能给你捏出瘀血来。

  许妍站起身活动活动膀子,搂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小儿子,拍他肩膀道:“心疼我就直说呗,得亏我是你娘了解你,换个人被你如此嫌弃,非得把你骂的狗血淋头。”

  “谁心疼你了,肉麻兮兮的。”小槐绷着脸往前大跨一步躲开他娘的贼手,眼神飘忽的继续盯着葡萄,顾左右而言他。

  “嘴硬,我看你以后怎么骗媳妇回来。”看小儿子这狗样子,许妍没再继续“肉麻”他,坐下继续绣虎头鞋面。

  第二天一早小槐就爬起来赶牛车去镇上,回来了把信递给他娘,排骨剁成块倒进桶里续到水井里才开始吃饭,端起碗里的绿豆水一口气给灌进肚子里,咬着还有余热的鸡蛋韭菜盒子含糊问:“我姐写的啥?看你嘴都要笑歪了。”

  “你姐说她想吃你爹炖的酸菜大肠了,还说你哥去医馆里找了她几次,不少人都在打听她容貌俊美的弟弟,哈哈哈。”许妍看信里没有私密话,把信递给小槐让他自己看。

  “啧啧,容貌俊美,我哥的确担得上,那唇红齿白的小样儿,又瘦条条的,可不就是斯文小生嘛。”小槐看着信啧啧有词,对着有草药味儿的糙纸弹了弹,说:“娘,说不定没两年你就抱孙子了,我大哥这么抢手,我们去县里看看吧,我姐想吃爹做的菜,她回不来我们就过去。”

  许妍瞪了眼小儿子,这混小子又偷摸去茶馆听戏了,什么唇红齿白的斯文小生,一听就不是正经话,照着头给敲个爆栗子,警告他:“不许去那不三不四的地方,最多只能听听评弹听听戏,敢往那犄里旮瘩的巷尾钻,老娘非敲断你的腿不可。”

  “我就听听戏,听完就回来了。”

  “那最好。”

  同时心里也听进了小儿子的话,她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大牛一商量,他立马同意,这次把屠老汉也带上,县里有自家的房子,不用打扰别人,而且年头的时候齐父把齐老大夫给接到县里了,他年纪更大也没出事,屠老汉常年干活身体更硬实些。

  家里有几十头猪,还有一群牛羊,还有一群鸡,屠大牛上山把小羊给喊下来就让他住在家里,睡在小槐的屋里,还跟村里人打了招呼,一家四口带着一篮子鸡蛋,大牛腌的酸菜,春天晒的干笋,今年新摘的木耳,半月前捡的菌子,还有两篮子枇杷,这是今年最后一茬。

  走出村了许妍哎呀一声,“该再晚段时间再去的,葡萄和枣子才开始熟,小葵跟小鱼算是吃不到了。”

  “到时候看有没有杭家的运粮队去县里,要是有就托他们带去。”屠大牛说。

  因为有屠老汉在,牛车走的慢,有时候他坐累了还下去走一会儿,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到镇上,赶着牛车去燕尾巷,小鱼每月休沐就回来住在这儿,是个只有一进的民房,三个卧房一个堂屋一个灶屋带个院子,小槐去睡他哥的屋,老头单独睡一间房,许妍去灶屋一看,木柴码了两堆,水缸里还有半缸水,米面都放在坛子里密封着,看来小鱼休沐时自己做过饭。

  她烧了一锅热水几个人洗了澡才算活了过来,这一路太阳晒的出了一身的臭汗,时不时地刮阵风,满面都是土灰,就连鼻腔里都是黑灰。

  屠大牛最后舀水洗澡,水都舀进桶里了,把洗好的米倒进锅里,从坛子里舀半碗绿豆淘一道水给倒进锅里,锅洞里架上粗木柴,等他洗完澡再来灶屋,锅里的粥就开始冒泡了。

  简单吃了晚饭,小槐带他阿爷出去转转,许妍洗衣裳大牛洗碗,当打更的声音响起,一家人吹灭油烛睡觉。

  第二天早上小槐出去买了牛肉饼,就着稀粥填饱肚子,屠老汉靠在椅背上擦嘴,感叹说:“还是刚出锅的牛肉饼好吃,饼皮酥脆,浸了牛油和花椒油的里层香软有嚼劲,牛肉吃着也新鲜,我连续吃一个月都不腻。”

  “你喜欢吃我每天早上都去给你买。”屠小槐收拾碗筷去灶屋,屠大牛把牛车上给儿子带的东西放进屋里,昨晚太晚了来不及收拾,灶屋里的坛子也给抱出来搁太阳底下晒晒,装水的大缸给洗刷干净,打算等回来了再挑水给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