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2 / 2)


  清若瞪眼,看着门口挽着手进来的八小姐和身边的另一个小姑娘。

  “??”九小姐不是我吗?

  苏嬷嬷这才突然想起来,还一直没和清若说九小姐的事。

  这是现在满屋子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那边八小姐看见清若却突然友好笑着挥手,“清若你好了呀?”

  清若还来不及回应,八小姐已经转头和身边的小姑娘开口,“诺,啊虞,这就是先前被错当做你抱回来的清若。”

  她身边的小姑娘顿时表情眼神都不友好了,八小姐回头又笑眯眯的帮清若介绍,“清若,这是四叔真正的女儿,先前被你占了莫家九小姐的啊虞。”

  “……”少女,你这个介绍我给你101分,你骄傲吧。

  -----

  莫向北拿到那个小金猴的时候,小金猴挂了一根红色的络子线,红线外面裹着黑色的络子线,只是才裹了一半,线还留着,另一半还是红色的线。

  苏嬷嬷和他说,“七少爷十二岁是本命年,本命年要带红线,红线要穿金或者挽玉,而且别人送的最好,保佑平安富贵,小姐怕您不好意思带红线,特意要挽一层黑线在外头。”

  说完似乎又想起了清若软绵绵一小只坐在床上认认真真挽线的样子,苏嬷嬷有些难过,努力笑了笑,把清若挑好的盒子一并递给莫向北,“虽然是早了些,但是七少爷您带着去吧,小姐也希望您平平安安周周全全,不管在哪。”

  何止是希望,都能自己扑出去挡刀了。

  苏嬷嬷是不喜欢莫向北的,但是她自认,或是那天的情况换成她和小姐,有危险她可能会挡在小姐前头,可是那样紧急凶险的情况,她会反应不过来,也会懵上一两息。除非,已经是本能才能那样一眼就扑过去。

  莫向北想起他遇到秦三的时候。

  秦三问他想不想活下去,他说想,然后秦三开出了条件。

  接受,或者死。

  但是他还是感谢秦三让他活下来,也永远不会后悔。

  莫向北却突然有些想不起来她撞在他背后时候他在想什么。

  可是不重要了。

  像是突然有了铠甲,

  也突然有了软肋。

  乖,等我回来。

  ☆、30.莫向北(13)

  清若和老夫人坐着剥莲子,木植死后老夫人请了工匠来莫府,重新给池子里放水又引水, 那些个连片连片的荷花铲掉重新栽种, 过了这五六年,总算是又可以重新吃上府里的莲了。

  清若剥的莲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般坑坑洼洼,而且速度已经比老夫人还快了。

  难得她现在十三四岁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 又是炎热的天气,能安安心心坐着陪她这个老婆子说话,认认真真细致的陪她做事。

  老夫人瞧着苏嬷嬷从外面进来面上带着的汗,转头和清若说,“晚膳就在这用吧, 你想吃什么让她们早点准备着。”

  清若仰头笑眯眯的点头, 而后开始点菜, 她从醒过来之后吃食上面还是和从前差不多的贪嘴,不过估计是那一刀伤了身子根本, 之后再也没有胖起来过。

  老夫人这边得了好东西都先想着给她补身子,莫向北江南那边的药材珍品没断过, 苏嬷嬷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药膳, 但是一直没胖过, 身高也比同龄人矮着近半个头。

  老夫人干脆停了手,徐嬷嬷递了手帕,老夫人接过擦手,清若剥完手里的也跟着停下,接过毛巾擦手。

  下人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收拾干净了,张嬷嬷把老夫人的账本拿了过来,老夫人一边翻开一边招呼她,“过来我问问你。”

  清若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祖母~”

  老夫人看都没看她一眼,“快点过来没得商量,老七给你的那个纸墨铺可是在永安街上,之前那一年的收益可不少,你别接手之后给他亏了,看他回来不收拾你。”

  说起这个清若就更不高兴了,一边走到老夫人身边站定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一边吐槽莫向北,“他绝对是故意给我找事,我才出去玩了三次他就说我成天追鸡撵狗不务正业。”

  老夫人一只手翻着账本一只手在算盘上噼里啪啦,还有空抬头睨了她一眼,看着小姑娘愤愤不平的样子也不知道该好笑还是该叹气,明明看着挺机灵的,怎么有时候这脑子里感觉就是缺根筋。

  她要是自己出去玩那没事,她要是就和周家的小姑娘出去玩也没事,偏偏每次周家小姑娘出门都是周家哥哥半保护半送。

  周家兄妹两什么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偏偏这个丫头她旁敲侧击问了几次好像压根没注意到那人是周家小姑娘的哥哥而不是护卫。

  “……”当然,周家不管是人品还是作风她都挺喜欢的,小若也确实到了可以开始相看的年纪,她自然是没有意见乐见其成。

  不过远在千里之外江南的莫老七估计和她有不同意见,偏偏这小子越长大越闷葫芦,前面两次她还奇怪,往常写信回来只有清若的,怎么前两次还有她的。

  一看这小子说些什么礼仪廉教七扯八扯的她连看的闲心都没有,更别提深想他什么意思了。

  后来估计是急了,一封信寄回来直接和她说他在找清若的亲生父母,以后清若要改为父姓。

  老夫人表示:哦~着急就早说嘛,非要和我老婆子绕弯子,老婆子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你不直说我怎么知道呀。

  于是老夫人心情很好的给莫向北回了信,大致意思就是:小丫头老婆子会帮你注意着的,但是你也知道嘛,姑娘大了,心思多了,哪是看着人就能看住的,你还是早点该做的做完早点回来自己看着。

  随着太子长大,皇帝渐老,王家几个嫡子也逐渐展开布局,秦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她在这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没道理放任莫向北那小子在江南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呀。

  清若从上辈子到这辈子,对于算账之类的事都是一个头两个大,可能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明明每个字她都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她就搞不懂了。

  上辈子先生教了她五六年,她才勉强把自己宫中的吃穿用度理清楚了,现在莫向北还丢给在永安街的纸墨铺给她,先别说铺子铺面的租金、官差的打点、伙计的工钱和店里的其他开支,就是每天卖出去的纸墨她都乱不清楚。

  永安街是秦都主街,莫向北的这个纸墨铺虽然不在最繁华的地段,可是周围三个酒楼都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去的地方,加上铺面大,里面东西全,管你是只要几文钱的纸笔还是要精贵材料制作的珍宝,通通都有。

  所以每日进账小的是几文,大的是百两还是金,掌柜第一次账本送来到现在快十天了,单单上个月的进账清若都还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