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娱]制片人_89(1 / 2)





  “看,她们都在看着你呢。”威廉道。

  旁白继续:

  “这幅由莫奈亲自作画的油画上雍容华贵的女士,就是我的曾外祖母,玛丽安娜。如果你稍微熟悉一点法国,你就会知道‘玛丽安娜’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铜像,遍布法国市政厅or法院门口,因为那象征着‘共和的胜利’。”

  但讽刺的是,有着这样名字的安娜曾外祖母,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后裔。

  安娜从小就是在一个刻板守旧的贵族后裔家庭长大的,她一点都不喜欢那里,觉得老宅又阴森又冷漠。她同样不喜欢别人叫她的那个显得更正式、更贵气的全名,总是以安娜自称,因为她觉得短名字会显得亲切一些。

  “画像里穿着蓬蓬裙的金发小女孩叫玛格丽特,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她也喜欢短名字。

  “这幅画像和一个梳妆盒,就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在二战时,从德国偷偷运到美国的全部财产。梳妆盒成了我外公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这幅画像则成了我们唯一还能够纪念玛姬外祖母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她当年是怎么做到的。”

  威廉不知道米格其他旁白的台词来自哪里,但是最后这一句他却十分熟悉,那是萨巴蒂诺当年的介绍。一如米格所说,他最早的拍摄灵感就来自这幅莫奈的画像。

  第135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五天: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简简单单几分钟的电影镜头,剧组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最起码要搭进去至少两天的时间进行拍摄。一个镜头最少也要来来回回拍的好几遍,如果演员、灯光等外在条件不配合,拍摄几十遍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更不用说还要面临事后补拍的麻烦……

  但是,等后期剪辑的时候,这些费劲巴拉才拍好的镜头,却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被剪辑入整个故事,有时候甚至一整组的镜头都会被全部剪掉,只为能在最后给观众呈现出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

  最起码米格是这么坚持认为的,也是始终如一在坚持这么做的导演之一。

  米格擅长的是极其细腻的华美画面,这样的镜头总是需要他去尝试各种角度、各种光与影的色调对比。因为有些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构图想象是一回事,实际上拍摄出来的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米格只能用不吝啬胶卷的方式来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威廉无论是作为制片人,还是执行制片人,说真的,他都很心疼那笔被米格花出去的钱,但是……怎么说好呢,好就是好,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我现在只后悔两件事。”威廉在休息的时候对米格感慨。

  米格坐在导演椅上,手里握着今天的拍摄分镜表,笑着打趣同坐一边的威廉道:“只要不是你决定要临时撤资或者罢演,我会很高兴当你的心灵垃圾桶。”

  “a,我真的、真的后悔答应当你的演员了。”

  威廉不介意自己投资的钱被米格因为追求艺术而反反复复的浪费,但是他很介意自己当演员的时候,被米格要求一遍遍的重拍。他发誓,这绝对是他最后一次来客串米格的电影了,绝对!

  “难道你想要不尽如人意的电影被搬上大荧幕吗?”

  “不,我当然不想。但是我学聪明了,我更喜欢站在镜头后面,看你去折腾那些需要磨练自己演技的演员,而不是站在镜头前以身证道。”威廉最近被中国文化“荼毒”的有些深,他开始迷恋上了东方的武侠和修仙小说,专有名词总是一套一套的。

  米格耸肩,对威廉的话不置可否。反正以后当他再次需要威廉的时候,他总会有办法说服威廉的。

  威廉就是这点最可爱,有一颗比谁都软的内心,却偏要毫无自知之明的总觉得自己很冷酷。

  “b,你最先接触导演这行的时候,我真不该最先把惠勒介绍给你的。”在因为个人的完美主义而不断浪费胶卷这方面,米格和惠勒简直是如出一辙,连威廉自己都不能否认,他也被惠勒影响的很深。

  “有几个名导是不花费大量胶卷就能拍好电影的?”米格觉得这是是他必须反驳的。不是他非要模仿惠勒,这只是同为导演的默契,他们这不是在浪费,而是在为了艺术进行各种尝试。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电影的开头在两天半后,终于谢天谢地的拍完了。导演米格法外开恩,给“小演员”威廉放了半天假。威廉觉得那天下午的天都显得格外的蓝。

  可惜,这半天的假并不代表着威廉就可以真的去逍遥、去休息了,他还要赶去斯皮尔伯格的家。

  换言之就是,斯皮尔伯格以找威廉有事为名,让他的经纪人阿罗(对方同时也是米格的经纪人之一)好不容易才说动米格,给了威廉一下午的喘息时间。

  威廉几乎是在得到消息后的下一秒,就立刻带着保镖雪莉等人,开车飞驰去了斯皮尔伯格的家,生怕米格后悔似的,在寻求着自由的呼吸。

  呃,顺便谈点正事。

  斯皮尔伯格最近构思了一部新电影,名字叫《紫色》,想问问威廉有没有合作的意向。

  其实斯皮尔伯格构思这部电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他最近才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它拍成电影。电影由同名的原著小说改编,小说于82年出版,是一部讲述黑人妇女在逆境中挣扎、最终找到独立与自由的小说。斯皮尔伯格早早的就买下了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不过,小说的原作者爱丽丝。沃克,并没有被斯皮尔伯格的名导光环冲昏头脑。相反,她从始至终都对由斯皮尔伯格拍摄这部电影,有着很深的顾虑和抵触。

  白人对黑人有歧视,在黑人心中其实也未必会把白人当同族看待。

  如果斯皮尔伯格不是犹太人,而是一个真正的白人导演,爱丽丝甚至会直接说“不”。

  但是,要在这个年代从好莱坞圈里,找到一个既能欣赏她的小说又是名导的黑人导演,又谈何容易呢?

  斯皮尔伯格在对爱丽丝承诺了一定会找到让她满意的两个主要黑人女性角色的扮演者后,爱丽丝才勉强同意了签下合同。合约里明文规定了,如果爱丽丝对演员或者哪个剧组人员心存顾虑,那么她就有权决定不让对方参与整部电影。

  威廉对拍一部黑人女性视角奋斗的电影自然很感兴趣,这是十分少见的题材,呼吁的又是正能量,他不可能不想参与。

  “你觉得会对奥斯卡的胃口吗?”斯皮尔伯格在威廉面前根本没有掩饰他的企图心。

  威廉耸肩,他也对斯皮尔伯格实话实说:“对于奥斯卡,我甚至不比你对他们了解的更多。你知道的,我当初也是靠了惠勒,才捡了个最佳影片奖的便宜。哦,对了,说起来这个,你需要我把惠勒介绍给我的公关团队介绍给你吗?他们真的很专业。”

  “please,我当然需要,一定要把他们的电话写给我,真的太谢谢你了。”

  “咳,先生们。”怀了孕的斯皮尔伯格太太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上端着美味的晚餐。她出声示意他们该停止了,不要把工作的事情带到餐桌上,这是斯皮尔伯格家的规矩。

  斯皮尔伯格和威廉从善如流的闭了嘴,表现的十分听话。

  谁也不会想和一个孕妇争辩的,一是你未必争得过她,二是即便你争过了,倒霉的也还是你。

  不过,在斯皮尔伯格太太转身不知道又去忙什么的时候,斯皮尔伯格还是争分夺秒的继续和威廉搭话道:“我只和你以及少数人说了我对奥斯卡的野心,虽然这基本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了。”

  话到这里就可以了,点到即止,威廉也心领神会,他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的。

  “威尔,我的朋友,你一定要祝福我。”斯皮尔伯格第一次显得这么顾虑重重,外界的关注真的是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必须的!不只是我,上帝也肯定会保佑你的。”没得过奥斯卡的导演,拍片再挣钱也总感觉像是缺了什么,威廉很支持斯皮尔伯格,“你最近两年的计划就只有这么一部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