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娱]制片人_100(1 / 2)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在这次奥斯卡,因为这件事,算是狠狠的占了一把便宜。

  本来学院的评委们,还对让这么年轻的威廉二度获奖心存疑虑,但在爱国精神面前,他们几乎没有犹豫的就纷纷把票投给了《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连老塞缪尔都被打电话“例行通知”了一声。

  奥斯卡之所以这么做不为别的,只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细水长流出来的高票房,高到吓人的那种。

  学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就是在赌气,就是在打脸。

  你不是说我们歧视大片吗?我们没有啊。你敢说如今已经有快两亿进账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大片?

  别看我们一把年纪,我们也是能欣赏的了“大片”的,只不过我们对于大片的要求比普通人高而已。你们要是有本事,就把自己的电影也拍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这个唯美的艺术程度啊,到时候再看我们会不会选你。要是没本事拍,就闭嘴。

  简单来说就是……

  “猪对手给你们送了温暖。”萨巴蒂诺的嘴简直毒到不可思议。

  于是,在洛杉矶音乐中心(萨巴蒂诺的家族产业之一)举行的第57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成了当晚最大的赢家。

  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

  14项提名,10项获奖,这成为了奥斯卡开办以来的历史巅峰。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了。《宾虚》比《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获奖多,但是没有它提名多;《彗星美人》与之提名一样,但是却没有它获奖多。

  总而言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算是打遍了历史无敌手。

  让同期同样十分优秀,被预测会获得至少八项奥斯卡,结果却没能如愿的《莫扎特传》也黯然失色。

  奥黛丽。赫本凭借优秀精湛的演技,以五十六岁的高龄,再次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在介绍赫本演绎的电影角色的视频短篇里,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肯定会选择播放“安娜”牺牲的那一幕,那是让无数观众心碎的经典场景。但是奥斯卡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安娜”抱着年幼的利兹的一幕,她显得是那么的安静与祥和,如大海,无声的包容万物。

  电视机前的伊莉莎白姨妈勾起了满意的唇角,这就是她心目中永远的安娜。

  她会温柔的抱着她,抚摸着她的头,然后轻声叫她“angel”。

  威廉的好友,曾经的奥斯卡影后,莎莉。菲尔德则凭借《我心深处》,再次捧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上台前,莎莉最先拥抱的就是威廉,在他耳边说了无数声的谢谢。

  因为以奥黛丽。赫本在《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中饰演的安娜曾外祖母的戏份,她可以申报女主角,也可以申报女配角。而所有人都知道的,一旦赫本报女主,那么最后的奥斯卡影后就无疑会是赫本的囊中之物。也就没有莎莉什么事儿了。

  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后,和只得了一次的影响力自然不同。而女主报女配,女配报女主这种事,在各种奖项的申报里,都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威廉并没有这么做。

  作为申报人,他选择实事求是的给赫本报了女配角,毕竟玛格丽特饰演的玛姬外祖母才是电影的主角,他不至于为了多一个奖项的噱头,而硬要把女配报成女主。

  第一次参演电影的玛格丽特,也因此获得了一次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她简直兴奋的要晕过去了,从知道自己入围的3月初,一直激动到了3月底。这是她唯一一次,大概也是最后一次演电影,能获此殊荣,绝对会在她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的,我已经决定了,你们不用劝我了,我觉得比起演戏,我其实更适合也更喜欢幕后工作,好比公关什么的。”

  能说会道、热情开朗是玛格丽特最大的个人特色,公关这个行业简直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

  最佳男主角自然是饰演了“卡尔”的尼尔,那个棕发的漂亮小伙儿在上台领奖时,第一次没能绷住自己早已经习惯于欺骗的表情,在台上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感谢了很多人,甚至超过了一开始奥斯卡给他准备的感言分钟数。

  嘴碎的都不像是尼尔了,足以可见他的激动。

  最后,新晋影帝说:“有可能你们已经挺烦我的了,但是请再给我十秒钟,让我郑重其事的对两个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人进行感谢。

  “谢谢彼得组长——别问我他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不会告诉你们的——是彼得相信我还有第二次人生,在所有人都觉得我已经没救了的时候,只有彼得还傻甜白的一次次给我找出路;也是因为彼得这样的锲而不舍,他才最后把威尔带到了我面前。

  “也要谢谢威尔,真的给了我第二次机会,让我证明了自己,也向世界证明了,谁都值得第二次。”

  大影帝的感言据说说哭了很多人,让他的妈妈粉直线上升,这是连他自己和他的经纪人阿罗都没有想到的。

  与之相比,在获得最佳导演时的米格,就显得“酷”了许多,特别的意简言赅。

  温蒂在台下简直要笑疯了,因为别人看不出来,她却知道,米格肯定也不想这么“酷”的。他只是太紧张了,紧张到忘了词。一脸精明像的米格,其实内芯里的反差真的特别大。

  “他一定后悔死了。”温蒂在威廉的耳边道。

  “他会有机会弥补一下的。”威廉这样回答。

  最佳导演、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男女主角之后,就是奥斯卡当晚最后的高潮——最佳影片了。

  威廉暗暗握住了萨巴蒂诺的手,他已经越来越习惯这种从对方身上获取“能量”的方式。

  萨巴蒂诺也温暖的回握了威廉,面无表情,却眼中带笑。

  作者有话要说:  *并没有中东财团支持的《未来》这部电影。请跟蠢作者一起默念从开文之初我就一直在强调的,这是一部现代架空文,现代!架空!有和现实一样的地方,也会有出入。

  第148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八天:and the oscar goes to……

  “and the oscar goes to(奥斯卡的得主是)……”

  在揭开谜底之前,正好插播一个有趣的奥斯卡的小常识:奥斯卡颁奖晚会作为世界电影界的泰山北斗,被电影圈甚至非电影圈的各种颁奖典礼竞相模仿的地方有很多,但被模仿最多的,却是即将颁奖前的这个小“悬疑”。

  是的,这一做法是奥斯卡首创。

  在颁奖嘉宾拆开装有获奖者名单的信封前,除了统计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外,任何人都无权知道那上面写了什么。

  虽然貌似这个环节的首创始自于哪里很少被提及,其他的颁奖典礼其实也基本无法彻底的遵循这种“不知情”。但这个点睛之笔,据各种统计,确确实实是奥斯卡被模仿借鉴最多的环节,甚至潜移默化到让人们觉得这就是任何颁奖典礼都必备的东西。

  但当你真的坐在现场时,你会郁闷的发现,这种嘉宾为了增加悬疑效果而选择的停顿,漫长的就像是要度过一个世纪。

  温蒂在心里表示,简直是要恨不能冲上去替他or她念了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