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63节(1 / 2)





  “臣妾这个,是今日京城民间最新式的元宵。”娴娘子笑着拿小调羹盛起一个,喂给官家吃,“不唤元宵,称作汤圆。臣妾觉得好吃极了,圣上尝尝可有甚么不同?”

  “唔,”汤圆外皮微微的酥,咬开里头软极甜极,香浓的芝麻馅儿芯也软,竟还能流出来。官家眯了眯眼,“软,甜,香!”

  说时意味深长地看着娴娘子,大有一语双关之意。娴娘子羞怩轻笑,粉拳猫儿似地点了官家一下,又给官家盛上一个。

  官家轻咬慢嚼着,往坐榻上靠了靠,伸手又拿过那密报,道:“阿娴惯常得了好东西,都是一个人悄悄藏在阁里吃,怎今日这样大方,舍得拿来给朕也尝?”

  “圣上胡言,”娴娘子娇嗔笑道,“臣妾哪次得了好吃食不跟圣上同用?”

  旁侧立在大殿里的宫人内侍无不听得心惊。“胡言”这种词,也就娴娘子一人敢跟官家讲,皇后都不敢如此。

  官家哼笑一声,并无要恼的样子。又见娴娘子取出一金灿灿的小叶子,呈给官家看:“圣上可还记得这个?”

  叶茎细致、脉络分明。官家挑了挑眉,接过来把玩,道:“怎把这个拿来了?”

  娴娘子努努嘴,摇头,道:“今日金蟾去替臣妾买汤圆,遇见臣妾堂兄的人送来这些,说是给臣妾在宫里用。”

  “你堂兄,朕的中书侍郎,副相陆沛元?”

  娴娘子点点头,脸上挂着不解的神色,又道:“可臣妾在宫里有圣上眷顾着,哪里用得到这许多?”

  官家未作声。娴娘子便似自言自语软声道:“臣妾阿兄常说,大堂兄最擅未雨绸缪,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之人。忽然这般疼臣妾,或是听见什么不着根的风声了也不一定,想要臣妾在宫里帮衬呢。”

  这都敢直言?

  一番话听得在场宫人内侍又是一阵汗毛倒竖、心底唏嘘,纷纷替陆相捏一把汗。心道这娴娘子当真是天真浪漫,丝毫不晓得轻重。

  官家抬手唤人,收了那大理寺的密报拿下去。道:“能有何事?”

  娴娘子再次摇摇头、努努嘴。喂官家用着最后一个汤圆,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语气调皮起来,道:“圣上可知这汤圆吃着好吃,可做起来却不易。不似元宵,最难炸,一不小心就会爆开,油星子溅得到处都是,可怖极了。”

  “哦?”官家抬眸,似是有兴趣,“那要如何炸才能不爆,说来给朕也听听。”

  娴娘子便软声道:“臣妾也是道听途说,说错了圣上可莫要怪我。”

  “朕不怪你。”官家把娴娘子搂坐到腿上。

  “这汤圆呀,要先煮后炸。可煮过了难免沾水,沾水遇油,便会炸开。故而关窍便是在外头先包上一层蛋液、面粉制的膜衣,且下锅之后千万不能拿勺子去碰它。”

  “碰了会如何?”

  “那膜衣黏在勺子上,一碰便破。汤圆爆开,馅儿芯流出来,当真就炸成一锅糊浆了呢。”娴娘子柔弱无骨似地倚着官家,声如莺啼,说得绘声绘色。

  -乌枣大眼长睫,鬃毛锃亮,浑身肌肉精壮,急奔两日两夜,仍是神采奕奕的模样。江满梨笑着把手朝它的颈子上伸过去,它竟也高兴似地,把身子靠过来,在江满梨手上蹭了蹭。

  林柳含笑看着她,道:“不先夸买灯的人么?”

  江满梨一手抱着那鱼戏莲花灯,半侧过身来,灯光照得她脸颊绯红如初荷半露,道:“乌枣送灯也有功劳。”

  铺子门前人挤人,二人只得退到侧边空处。藤丫忙中捉空地给江满梨拿了斗篷追出来,见两人你侬我侬地牵着手,心底嘟囔两句,径直上去给江满梨把斗篷披上,道:“小娘子不会骑马。”

  江满梨闻言以为藤丫要劝她莫去。她确实没骑过马,心底也有些打鼓,正要说其实不去看灯也行,却听藤丫道:“林少卿可要看顾好小娘子,千万莫让她摔了。”

  见林柳笑着点了头,藤丫这才过来接过江满梨手里的彩灯,又把斗篷的兜帽也给她戴上。

  江满梨笑看藤丫闷闷的模样,道:“那我可真去了啊。”藤丫点点头。江满梨又道:“铺子里顾不过来就撤掉几个菜。”藤丫作出不耐烦的样子,笑着蹙眉挥手:“知道了,小娘子快去罢。”

  话落间江满梨腰上一紧,已经侧坐到马背上了,身后人几乎是与她同时落下,把缰绳递到她手中,道:“抓紧这个。”

  江满梨听话抓住,扭头见藤丫已经回了铺子。林柳双臂自她腰间环过,同她共执缰绳,把她牢牢圈固在怀中。

  “坐稳了?”

  江满梨点点头,林柳便拍了拍马颈。

  乌枣小步向前,大约是知道今夜不同往常,行得格外轻稳。小市人声鼎沸,繁灯灿若星河,二人穿行其间,有人认出了林柳:“咦,那不是平成侯府的少郎君么?”

  “哟,”另有人跟着八卦,“马背上带的是个娘子么?”

  “好像是,但怎戴了兜帽,看不清脸。”

  出了小市向东拐上御街,乌枣得以放开些步子小跑。马蹄清脆砸在地上,江满梨一开始还没忍住惊呼了一声,后来发觉倒也不似想象中颠簸,便放松下来。

  回头看去,玄武南门楼上官家已经登临御座,左右朵楼上灯球高悬,两条绢布扎的青龙彩灯左右盘旋于灯山之上,绕球蜿蜒如真龙集璀踏云而行,又好似银河成仙悠游下凡嬉戏逐闹。

  乐声渐起之际辘车绞水上了灯山,逐时而放,瀑布般阵阵倾泻于流光溢彩之间,引众人大肆击掌高呼。

  “好看吗?”林柳偏头问她。温热的气息自耳畔流过,除了熟悉的冷香,还有些许男子奔袭多日,浸润了尘土的野性气味。

  江满梨身子酥麻,慌忙从美景中抽身回神,扭过头去。道:“好看……”

  马儿逆着人群如同破开一股水波,南下过了宣桥再往外走,嘈杂的人声乐声渐小,马蹄放开跑得一会,游人又逐渐挤挤挨挨起来。便是到了城外沿河的滩涂,众人结伴放灯的地方。

  河岸摊铺纷杂,花灯如昼,卖灯的小贩拿竹子编得好大网,彩灯鳞次而悬,游人看中哪个便给挑下来。沿途每隔三五步便是一这样的摊子,照得人面上的红晕藏都藏不住。

  二人信马由缰地缓行其中。穿梭过几群放灯的游人之后,江满梨一眼看到角落里卖炒栗子的伶仃小儿,林柳便抱她下马去买。

  冬末初春的栗子,不如秋日里刚熟透的大,却经由存了一阵,愈发的甜。

  十五文一小包,炒得出了些蜜油,略微粘手。黄澄澄地剥开来,给林柳吃一个,自个吃一个,沙沙糯糯、又软又甘。

  江满梨裹的是惯常穿的素斗篷,不如狐裘暖和,随马跑了这一阵,手指都凉下来。林柳捉住她指尖捂着,道:“怎不穿那件狐裘了?”

  江满梨便笑道:“哪有穿着狐裘做饭的?弄脏了多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