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六章 孟太后的猜测(2 / 2)

“孟氏那边有太后打包票,而且武安侯夫人为了让这姐妹俩给她的亲生女儿女婿做替罪羊,也不可能再给她们翻身的机会!”高密王妃冷笑了一声,眼底寒气四溢,语调之中不带任何感情,“至于德平……太妃有什么资格再让我信任她?!”

戚氏小心翼翼的劝道:“母妃,您别生气,董太医说了……”

“我不会动怒的!”高密王妃冷然道,“之前我以为鹤儿多半已经不在人世,所以巴不得早点下去陪着他保护他!这会儿他好好的回来了,那么我还死了做什么?!我可要好好保重身体,以便长长久久的看着他,免得他再被那些牛鬼蛇神害了去才是!”

她掸了掸衣襟,唤进赵姑姑,“去取朝服来,再给宫里递帖子,我要进宫,拜见太妃!”

“拜见”两个字,硬生生被她念出了一份咬牙切齿。

赵姑姑闻言就是一惊,忧虑道:“王妃身子骨儿才有气色,这会去见太妃,是不是……”

“是啊母妃,德平算什么东西?哪里值得您亲自走这一趟?”戚氏也说,“要不这样,媳妇代您走一趟,去跟祖母说这事儿。如果媳妇去说了不成,您再亲自出马?”

她们两个围着高密王妃苦劝良久,王妃都不肯改变主意,最后还是戚氏机灵,使出杀手锏,“贺三弟得封郡王的宴席就在眼前,三弟离家时年纪尚幼,很多礼仪跟亲友这会儿都不记得了。这两日少不得要来您跟前请教,万一他过来的时候,您正好不在,三弟岂不是要失望?”

果然高密王妃就迟疑了,赵姑姑又再接再厉道:“您已经十几年没跟宫里的那位照面了,这会儿忽然进宫,指不定接下来这里里外外关注的就是您跟那一位,而不是郡王的贺宴!您想郡王辛辛苦苦考取的状元,说没了就没了,已经够委屈了的。这会儿再被抢走风头,郡王他就是嘴上不说,心里岂能好过?”

如此总算说服了高密王妃,于是戚氏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匆匆告退,回房去按品大妆,至宫门求见莫太妃。

莫太妃因为毕竟只是太妃,即使靠着儿子有几分体面,到底也就是没人敢苛待她。真正论到权力,比如说准许戚氏到馨寿宫的偏殿看她,还得孟太后点头才成的。

孟太后听说戚氏要给莫太妃请安,就笑了,问池作司:“自从当年密贞郡王传出所谓夭折的消息之后,高密王夫妇一块进了趟宫,在偏殿也不知道跟莫太妃说了些什么,之后她们婆媳就不复相见。”

“后来高密王世子娶了世子妇,都是广陵王妃带他们进宫来拜见哀家的时候顺带去了趟偏殿,前前后后坐了不到半柱香就走了,之后竟是再也没来过!”

“这会儿高密王世子妇忽然想见莫太妃了,这是什么情况?”

池作司忙道:“娘娘恕罪,妾身这就去打听!”

戚氏今日的行踪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也就盏茶功夫,孟太后就明了了:“合着盛家拒绝赴宴,让高密王妃想起了德平了?这是让戚氏进宫来催促莫太妃快点把德平打发掉?”

“娘娘,您看要让高密王世子妇进宫吗?”池作司请示道,“若是您不想被扰了清净……”

“哀家这年纪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孟太后摇头道,“就让她去呗!说起来哀家挺好奇的,当初高密王府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恩怨情仇,以至于一家子弄成现在这个样子?没准这戚氏此番入宫,触动了莫太妃的心绪,让她透露些什么呢?”

只不过让孟太后失望的是,戚氏得到允许,先到馨寿宫正殿拜见了她,复去偏殿见莫太妃,中间却是风平浪静,什么动静也没传出来不说,正殿这边跑过去想听壁脚的宫人,都是一无所获,就带回一句:“莫太妃才见高密王世子妇的时候,说过一句:看到你,我就知道谧雪是铁了心不让我再亲眼看看那个孩子了。”

“所以莫太妃当日当着舞阳长公主殿下的面,保证一定会就赏花宴上发生的事情,给长公主殿下还有盛徐两家个交代,却拖到今日都迟迟不见动静,不是因为舍不得德平郡主,而是想让高密王妃主动过来质问,好趁机提出见一见密贞郡王?”池作司猜测道,“高密王妃却是好手段,竟把高密王笼络的这样向着她!不然做祖母的要见嫡亲孙儿,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还需要儿媳妇同意不成?!”

孟太后若有所思片刻,却叹了口气,说道:“哀家看啊,这也未必是高密王妃御夫有术,八成,是密贞郡王当初之所以会流落在外,与莫太妃不无关系!不然高密王妃出身大家,乃是先帝都十分看重的后辈,怎么会小家子气到因为寻常矛盾,十几年不跟婆婆见面不说,好容易找回来的儿子,却到现在都拦着不肯让亲祖母见一见?”

池作司吓了一大跳,说道:“娘娘,这……这怎么可能?!莫太妃可是密贞郡王的亲祖母啊!纵然十几年前密贞郡王还在长安的时候,高密王膝下子嗣远比如今昌盛,可是嫡孙却统共才三个!何况即使莫太妃不在乎嫡庶之分,这好好的嫡亲孙儿,她……她为什么要容不下?那时候密贞郡王才五岁,就算脾气不好,小孩子而已!太妃至于跟他一般见识不成?!”

“你还记得那时候高密王府三天两头传太医了么?”孟太后眯起眼,“当时都说是因为密贞郡王先天不足,从落地起就是个药罐子……现在想想,其中却颇有些意思?”

池作司怔了怔,仔细品味片刻,不禁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盛家对于拒绝前往高密王府赴宴引起的风波一无所知,盛老太爷甚至压根没跟盛惟乔说王府世子妇亲自来下请帖的事情。

祖孙几个一门心思的找了几日宅子,这天总算物色到了一座离宁威侯府不过两条街的五进大宅,侧边还有个占地两三亩的花园,凿池引水,筑了假山沟渠,遍植草木花卉,也养了些鸳鸯、白鹭、丹顶鹤之类。

虽然无论规模还是精致程度都不能跟南风郡的盛府相比,但在寸土寸金的长安,也不好挑剔了。

盛家徐家一块去看过之后,很快就拍板成交。

接下来就是匆匆忙忙的搬家,以及添置各类生活所用之物。

这么一口气忙下来,之前紧急送往南风郡的回信也到了,是盛兰辞亲自执笔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