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日本人想要什么(2 / 2)


日本的原创,好像是插花,歌舞伎,相扑,有很多。



而日本引进的文化,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文字、书法(书道)、水墨画、围棋等文化载体。



吸收并发展出来的文化,武术(剑道)、摔跤(柔道)、音乐(和乐)、茶道花道等,也是独具日本特色的代表性成果。



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吸收,是不遗余力的。如果花点时间,了解和欣赏一下日本的书法,或者其它的文化成果,也许会在教科书的叙述之外,有更具体更新鲜的感觉。(搜索一下的事。)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一套日本书法名作中,看到小野道风为醍醐天皇书写的御令《智证大师谥号敕书》,还有精选白居易《玉泉寺》等四首诗作书写的《玉泉帖》,真是开了眼界。楷书、行书、草书俱全,浓淡相宜、大小错落、极尽变化,酿出浑然一体的调和美。让人恍然如面对魏晋风骨、隋唐气象。



进一步了解,又长见识了。日本古代各个时期,都有著名的书法家,最著名者是被称道的“平安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被誉为“日本三迹”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从身份上看,有皇家代表嵯峨天皇、光明皇后,大臣代表小野道风、橘逸势,还有最澄、空海等高僧,从这些代表人身上,可以看出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僧俗各界,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痴迷和高深造诣。



我了解的一点知识是,后来日语一般用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日语的汉字读音有音读和训读,所以读音是不好随便猜的。但看着那些与中国古文几乎并无二致的日本古文,一下子便理解了中日间笔谈的可行性。但想象不出,纯文言文书写的文章,古代日本人是怎么个读法。



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据说,只有到京都、奈良,才能领略唐代风格的建筑,听到日本的古典音乐,才能领略到大唐超凡脱俗的韵律。



“想看唐朝到日本,想看宋朝到韩国,想看民国到台湾”——网友的一句话。



所以,一般了解研究中日关系的,喜欢从文化着手,我觉得是历史留下的一个必然而直接的通道所致。



就是因为中日这种文化上的内在联系,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言,通过两国历史上这般交往,日本“恰如婴儿追求母乳般地贪婪地吸收了朝鲜和中国的先进文明,于是从野蛮阶段,不久即进入了文明阶段。”



但是,这种有良心的话所指的,也仅仅是“那个阶段”罢了。



以前,我们很少把目光投向“那个阶段”之后——遣唐使之后,“毕业”了的日本人,在那些岛子上都鼓捣了些什么玩意。



中华文明传到日本,包括经中国传入日本的佛学,却意外地结出了一个恶之果,奶大了一只恶狼。



那些精致的外在美之下,怎么就掩藏着一颗恶魔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