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日本几乎现成的对朝用兵方策(2 / 2)




行动:为达成以上设想,考虑必须先派一个混成旅团,并做好再派一个师团的准备。



——评价:准。这特么就不用考虑。



由于长期的准备,日本军力已完成近代化转变。师团都是现成的,从6个里面定一个即可。靠平时关系,还是靠看哪个师团长顺眼、长得好,选一个都行。除了那个近卫师团,是天皇的亲兵,不能随便动用。



当然,可能是考虑战斗力。



战斗力也都是相当强的,编制统一,武器兵员都法制化了。



按日本实行的步兵师团、旅团、联队编制,一般将两个兵联队编成一个步兵旅团,两个旅团编成一个师团。师团另辖有炮兵联队、辎重兵联队。



而所谓混成旅团,可以理解为我们所称的加强旅团。就是在师团所属的某个旅团编成的基础上,抽调部分师团直属的炮兵、工兵、辎重部队,予以加强,使之各兵种俱全、基本具备单独面向一个方向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个组合模式不固定,所以很灵活,可按任务需要和兵力实际抽调,甚至有点现代常用的“模块化”结构、能灵活组合的意思。



混成旅团,这个在后来的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频频出现的概念,此时已经用于中日战争,可见日军已经达到十分成熟的水平。而且从编制到兵力运用,都具有了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意识。



看来日本人请德国教官,真是没白请。



“一根筋”的日本鬼子从技术层面上学习什么东西,还是很在行的。



*——*——*——*——*



最后决定,这个混成旅团由第5师团所属第9旅团为基干编成。



第5师团,按日本以地域征兵和编成的传统,是由来自广岛——就是那个光荣地挨原子弹轰的地方——的兵员编成。



它是日本第一批编成的师团之一,日军称为老师团,战力强,战功多。对外第一仗,就与中国军队作战,看来不愧是侵华的急先锋,所谓战功多,也几乎全是转战中国创立的。



后来曾由坂垣征四郞率领、自称为“钢军”、横行一时的,就是这个第5师团。



山西平型关被伏击,成就了林彪和八路军115师的盛誉;



山东台儿庄战役被包围痛击,成就了池峰城、张自忠等名将和所属部队盛名;



广西昆仑关被“铁军”痛歼,成就了杜聿明和国军第五军的声誉;



这一路“光辉足迹”的最后,是穷途末路——老家被原子弹几乎灭了,老领导坂垣被吊死了,这个师团也算完事了。



*——*——*——*——*



所以,日本在对朝用兵上,基本上是预有准备,而部队也做到了快速反应。



抽组一个混成旅团,只能算是日军的先头部队,更大的行动还在后头。



怎么上去?那得海军来帮忙了。陆军参谋次长的方策里就没提,那点事,到时候再现说吧。



海军方面。



在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与外务省两名“军事外交官”研究对朝策略时,海军也没闲着。



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做出向朝鲜派兵决定的当天,日本海军也立即着手,进行动员和战争准备。



虽然开始政府,陆军都没怎么看重海军,打算让他们配合一下而已。但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的理由,可不会这么“服从安排”。



而且相比陆军,他们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