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4章伴随表演人格障碍症(1 / 2)

第214章伴随表演人格障碍症

现在只需要看宁宁那边的进展,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后,就大概能够给她下诊断了。

“人和人不一样吧。”杜淇淡淡的说,目光躲闪着不敢直视阮溪。阮溪很庆幸一开始便将心理咨询的基调定在了闲聊上面。

这肯定是不同于常成志带来的一种严肃和压迫感。所以杜淇看起来并没有特别的防备。

“你为什么想自杀?”阮溪决定轻微的刺激她一下。

杜淇惊讶的抬起头,在确定阮溪脸上的认真后,她的目光便多了一道防备:“每个人总有情绪不稳的时候吧,所以那段时间,才会极度消沉,不过现在好了。”

说完,她微微欠身,动作优雅的端起面前已经凉掉的咖啡,轻轻的啜了一小口说:“咖啡不错,就是有些凉了。”

“那么换一杯吧。”阮溪建议到。

“不用了,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杜淇抬眼,朝着阮溪微笑着,这是谈话中,她为数不多的正视阮溪的时刻,“我先告辞了。”

“下次的话,希望能够多交流一段时间。”阮溪没有勉强她,起身朝她伸出了右手。

“如你所见,我来这里,是完全遵从父母的意愿,所以,简短的聊一聊便好了,请把我前段时间的反应看做是一段突如其来的消沉吧,事情总是会过去的。我现在很好。”杜淇握了握阮溪的手指,朝门口走去。

“好的,你慢走。”阮溪送她到门口,看见杜淇的父母也从宁宁的办公室里走出来。

“聊的怎么样?”杜淇的妈妈迎到杜淇面前,小声问道。

杜淇朝旁边闪了两步,似乎有些介意妈妈的靠近,并用不冷不热的声音说:“就那样吧。”

杜淇父母担忧的看了阮溪一眼,跟着杜淇的脚步匆匆离去。

确定他们坐上电梯后,宁宁拿着给杜淇父母做的心理测试来到阮溪面前。

“结果怎么样?”阮溪接了过来,瞟了一眼。

“还好吧,没有特别明显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但是其中询问情绪似乎易暴躁易怒时,杜淇爸爸指着这道题对杜淇妈妈说,说的怎么这么像你!”宁宁撇撇嘴,帮助阮溪收拾放在茶几上咖啡杯。

“果然还是旁观者清,杜淇妈妈肯定不觉得自己情绪波动比较大吧。”阮溪的嘴角情不自禁的露出一抹微笑。

幼年时期又被照顾的角色转换到照顾其他人的角色,然后又遭受母亲情绪大波动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的几率。

“关于她人际的问题呢?”阮溪又问道。

“她的父母也说很少见她和朋友联系,也没有和朋友一起去逛街,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没有特别亲昵的感觉。上学时候倒偶尔会有朋友一起回家,但是没有一个朋友是持续长久的。关于微信好友,她父母说不玩这个,所以不了解,但是回去可以问问她弟弟和妹妹。年轻人嘛,到底是了解的多一些。”宁宁说。

“好。”阮溪点点头,“留了她父母的联系方式吗?”

“留了,她们说打听道后会马上给我联系的。”

“恩,辛苦了,你去忙吧。”感觉到放在桌面上的手机在震动,阮溪让宁宁先出去后,才接起了电话。

“患者情况怎么样?”电话那端常成志问道。

“还好。我怀疑她应该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伴随表演型人格障碍。”阮溪抬头揉了揉眉心说。

电话那端陷入一片沉默,隔着手机的听筒,阮溪甚至能够听见常成志沉重的呼吸声。

“你的意思她现在的冷漠是装的?”良久,常成志才开口说话。

“不,她可能一直在表演,压抑内心的欲望,想让别人看来,她是个独立的,不需要朋友的人。”阮溪眉头紧锁。

“那么自杀呢?”

“自杀只是一个长期积压内心导致的过激释放而已,既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渴望朋友,渴求关心和温暖的欲望,那么就只能用自杀这个过激的方法,引起朋友和父母亲人的关注了。”阮溪说。

“这么说,也说得通。”常成志沉吟片刻说,“这些只是你的怀疑吗?”

“当然通过面诊确定了一大部分,唯一一个决定性的证据,还需要时间。”阮溪嘴角忽然露出轻松的笑容。

“你是怎么做到的?”

“想知道么?可是要付费的哦。”阮溪调皮的说。

“晚上请你吃顿大餐如何?”常成志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阮溪笑道,“那我就告诉你喽,我有一个自己的规则,那就是角色扮演。”

感觉常成志那边即将有质疑,阮溪加重语气说:“没有谁规定心理医生在患者面前就必须是医生。我可以是任何人,当然这个任何人是直击患者内心最渴望得到的那个角色。比如,杜淇,她渴望的是一个朋友,一个主动去靠近她的朋友,而作为西南大学中文系的才女,她本身是自负的,所以我要表现的出没有理由的喜欢她,想要亲近她的模样,这样的话,她才容易放下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