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美人后妈跑路了第72节(1 / 2)





  周白和姜西都是急性子,心里惦记着事情,她们也不休假了。匆匆吃完了饭,嘱咐姜甜在家注意安全,她们就一起往厂里去。

  直接去找防疫站太莽撞,周白和姜西决定先去厂里的食堂问问情况。厂食堂的大师傅,天天买菜,鸡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今天厂里还有人加班,冯厨子需要留在食堂做饭,就没回家。

  看到姜西和周白刚回家,就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一起来找他。冯厨子心虚了一秒,笑着迎了上去,特别诚恳的跟周白她们道歉:“姜科长和周同志真是对不起,小明她一个人养孩子不容易,就有点厚脸皮。呵呵,你们别跟她一个妇道人家见识。改天哥请你们吃饭。呵呵。咱们邻里邻居住一起是缘分,可别因为小事伤了感情。呵呵。”

  姜西和周白现在罗刹之名远播,冯厨子一见到他们,还不等姜西和周白说话,他就已经开始检讨他自己。然后发现他没问题,明寡妇有点问题,就特别诚恳的替明寡妇,跟姜西和周白道歉认错。生怕姜西和周白发飙,把明寡妇给搞了。

  冯厨子一脸的怕怕。姜西和周白却被冯厨子的一番话,搞得一脸懵逼。反应了一会儿,想起关于冯厨子还有明寡妇的坊间传闻,她们才明白冯厨子这是唱哪一出。

  这冯厨子真是被明家的男娃给迷花眼了。以前周白还不信,有人真的会这么糊涂,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却喜欢别人的儿子。现在看冯厨子这个满脸堆笑,为明寡妇求情的样子,周白是真服了!

  这世上还真有这种纯种的傻冒!周白不想跟他废话,就轻咳了一声,打断了冯厨子的长篇大论,直接说正事。

  周白:“咳,冯哥,明姐的事都过去了,我们今天来找你,不是因为这个。我是想问问你,你知不知道咱们这边闹鸡瘟的事?我这不是刚出差回来吗,就想买一只鸡补补身体,可这遍地鸡瘟,我怎么敢买啊?冯哥,你知道防疫站那边怎么说吗?这鸡瘟严重不严重,人能吃吗?”

  冯厨子一听周白问他这个。他瞬间尴尬的停顿了一下,才揉了一把脸,假装若无其事,一本正经的跟周白说:“鸡瘟的事我知道,是半个月之前传过来的。之前只在农村蔓延,咱们这边没事。这病鸡最好还是别吃。你吃鱼吃肉一样能补身体,病鸡吃不得。”

  周白当然不会吃病鸡,她这么问只是聊天的借口。因此冯厨子说完,周白就假装可惜的问冯厨子:“为啥啊?防疫站的人说的吗?”

  “哪能啊,防疫站还不知道咱们这边闹鸡瘟的事呢。”冯厨子说完,高深莫测的看了一眼周白,一脸你懂得的表情,跟周白卖关子。

  周白和姜西没空跟冯厨子闲扯淡,姜西就轻咳一声,彰显了一下存在感,提醒冯厨子别得意忘形。

  冯厨子是个识时务的人。听到姜西的咳嗽声,他立刻收起了戏耍的心情,老老实实的跟周白交代道:“最开始是因为农村那边发现鸡生病,怕防疫站的人过来杀鸡,所以瞒报了这事。后来鸡瘟越闹越大,基层的人怕担责,不敢说了。等到发现病鸡在城里也很值钱,那些不想让防疫站把病鸡坑杀的人,就更不愿意说了。现在就是有人想趁机发财,打通了关系,瞒了防疫站那边。防疫站被堵住了耳目,才一无所知。”

  周白和姜西一听这话,眉头皱的更紧。“这是谁这么要钱不要命啊?鸡瘟不是小事,再这么让它蔓延下去。会出大事的。”

  冯厨子很认同周白话,但他只是个厨子,管不了那么多,就很无所谓的说:“谁知道呢?反正咱小老百姓管不了。这事闹大了,总有人管的,咱们等着就行。”

  周白和姜西不愿意等着。告别冯厨子,周白和姜西就一起去了防疫站。到了防疫站,周白和姜西才知道,这边的技术员,都被派出去指导别人去了,根本不在本地。

  白跑一趟,看着剩下一个空壳子的防疫站,周白和姜西直接气笑了。

  行,这个搞事情的狗贼是真行!既然他要钱不要命,周白和姜西就让他有钱没命花!一生气,周白和姜西去了革委会,向蔡清实名举报了有人利用鸡瘟捞钱的事情。

  蔡清作为新上任的革委会主任,急需利用一些大事情,挽回革委会的威信。周白和姜西给他送来的这个消息,就是及时雨。蔡清立刻安排人过去查。并抽调临市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过来帮忙。

  革委会一出手就只有没有。蔡清认真起来,搞事的小贼根本不够看。半天时间不到,杨村的村长,还有镇长这两个鸡瘟事件的主谋就被抓了。主犯落网,其他受贿的官员,也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没跑了。

  周白和姜西又干了一件大事,她俩犯罪克星,嫉恶如仇的罗刹名声就更加的响亮。只是这回,被周白和姜西帮助的人,并不完全领他们的情。

  别管周白和姜西,阻止了鸡瘟的扩散是多么正确的事情。那些因此损失了病鸡的人家,都不感激周白和姜西。就算国家会根据病鸡的数量,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补助,他们也不开心。只因为国家给的,没有黑市卖的价高。周白和姜西再是好心,自认为损失惨重的人也不领情。

  好在,周白和姜西也不图谁的感谢,别人的喜恶也根本影响不到她们生活的分毫。因此,别人不领情就不领情,周白和姜西问心无愧就好。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愚昧无知,不识好歹。有愚昧的人,为了仨瓜俩枣埋怨周白和姜西。就有明理的人,感激周白和姜西。

  革委会同志们,对周白和姜西的感激之情,几乎化为实质。事情结束,蔡清亲自拿着一面锦旗,和革委会以及防疫站的人,一起送到了姜家。

  蔡清:“周同志,姜同志,多亏你们了。不然我们革委会今年可惨了。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的着我们革委会的地方,你们就说话。我们肯定不推迟。”

  防疫站:“我们也是,我们也是。”

  防疫站的人,现在还后怕呢。如果没有周白和姜西站出来,等鸡瘟蔓延到全国,他们就等着因为渎职被抓吧!现在有了周白和姜西的提醒,他们得以提前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补救,真的是救大命了。

  革委会也差不多。没有这个正面的事情对冲一下,年底革委会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汤吴的事肯定过不去。到时候,革委会的所有人都没好果子吃。

  有了这件好事。革委会的面子保住了。蔡清这个新上任的革委会主任,也能坐稳了位置。

  因此,他们是怎么感谢都不够的。

  周白和姜西受到表彰当然也很开心。尤其,除了流动红旗,奖状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革委会还给了周白和姜西一大笔奖金,周白就更高兴啦。

  第83章

  又得了一笔奖金, 等把来姜家贺喜的人送走,周白就开始愉快的数钱。奋斗了大半年, 周白的家底从原来的几百块, 翻了将近十倍。

  进城八个多月,周白和姜西真没少赚钱。前期在黑市做生意,利润非常大, 两个月的功夫,周白就攒了一千多。后边周白和姜西都去上班了,不能再天天去黑市, 只周末两天去黑市摆摊, 他们也赚的不少。黑市赚的, 加上姜西和周白的工资以及各项奖金,周白和姜西花销不大, 周白的家底就越来越厚。

  “咱俩现在有三千二百六十五, 应该够买房子和接爸妈过来生活了。以后我们留意房子信息的同时, 也看看哪里有招聘的。保安,门卫,厨娘, 清洁工这样的工作,爸妈他们都能干。等咱们买了工作,就先接你爸妈过来。等安顿好他们, 咱们买了房子, 再接我爸妈过来。嘿嘿~”周白一边数钱, 一边快乐的跟姜西念叨。

  马上梦想成真, 周白真的非常的高兴。她笑容灿烂的看着姜西, 眼睛里好像盛满了小星星一样。“嘿嘿, 我爸妈比较重规矩, 他们老觉得有我哥他们在,给他们养老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不过,我偏不要这样,嘿嘿~她们还不信我能赚钱买大房子,现在我这不就办到了,嘿嘿~”

  看着厚厚的存款,周白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等你爸妈都过来了,安顿好他们。咱们给我爸妈买了房子,再请他们过来,他们就没理由拒绝啦。哈哈~到时候,父母都在我们身边,咱们今天在你爸妈这吃,明天去我爸妈那吃,嘿嘿~”

  那样的日子,想想就很快乐。

  姜西看着周白幸福的笑容,宠溺的说:“好,都听你的。找到合适的房子,咱们可以把爸妈他们一起都接过来。”

  “嗯!”周白期待的点头。

  只要想想以后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周白就充满了赚钱的动力。

  买工作比买房子要费钱,尤其周白和姜西准备最少买两份工作,她俩就还得继续攒钱。黑市卖枣糕的买卖,因为鸡瘟的影响,短期内周白和姜西不能继续干了。为了攒外快,周白就开始积极的给各大报社投稿。

  给报社投稿赚稿费,是周白这两个月新发展的副业。周白的文笔本就不错,她再去革委会培训了一回,懂得了主流想要宣传什么思想,主流文章应该怎么写,周白的文章就更好看了。

  之前去分厂视察,姜西抓蛀虫的同时,周白也会特别注意宣传分厂的正面形象,维护分厂的名誉。为了分厂不被蛀虫拖累,也为了让正面的声音盖过负面的声音,周白之前就坚持挖掘每个厂子里的闪光人物和闪光事迹,然后整理成文章,投稿给报社,让报社报道。

  周白这么做,最初只是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没想到,这事意外收获还挺多。除了周白最初稳定军心的目的达到了,周白的这一举动,还宣传了他们纺织厂。让他们厂得到了上面的表彰。周白因此立了大功,还得了奖金。

  现在分厂的事情结束,给报社投稿这事,还给周白发展了一个副业,让周白每个月都多了一笔收入。报社的稿费从两三块到十几块不等,再加上周白投稿的稿子多,她每个月的副业的收入就非常的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