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殿下第148节(1 / 2)





  丁相如坐针毡,从自家庶民出身,一直说到自己战战兢兢的求学生涯,为官生涯,再三谦逊低门小户,恐怕孩子不堪为公主伴读。

  郑太后道,“昨日陛下特意点的你家孙女,我看那孩子也不错,诗词也写的好,进宫来与阿烺一起读书。放心,我将她当孙女待。”

  郑太后这里不露分毫口风,丁相也不知皇帝陛下这主意,太后娘娘到底知不知道。简直愁死丁相了。

  扣着郑镇北不让回军中,老国公生前已将皇子妃之位让出,又主动联姻大长公主之后,这皇子妃之位必属姜氏女,如此既可短暂安抚郑家,毕竟皇子正妃不算外人——郑家女婿的亲妹妹;也使姜家拼死效力,帝恩至此,非肝脑涂地不能为报。

  当然,皇子不会只有一位正妃。

  丁相清流出身,他极不愿孙女为侧室。

  可如今,皇帝陛下都直接说了,他也不能反对。

  依凭他的资历,孙女即便为侧,也必是良娣品阶。

  哎,宫中荣华富贵至极,可规矩繁复,日子不见得比小户人家自在。

  好在丁相这辈子风浪见得多了,既然皇家要联姻,让孙女进宫熟悉一下宫廷生活也好。

  第198章 灯灭之一

  殿下

  正文第一九八章

  丁相回府把宫里想让孙女进宫给公主做伴读的事说了,丁璎既惊且喜,看向祖父祖母,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丁夫人也问是真是假。

  丫环端来新泡的茶,丁璎接了奉予祖父。丁相看孙女还只是高兴,心下一叹,面儿上不露,只道,“陛下和太后娘娘亲口同我说的,这还能有假不成。”

  丁璎向来稳重,十分沉得住气。即便心下狂喜,也未失态,反是道,“前几次受公主邀请进宫,公主身边都是三位伴读,我想大约公主是要等郑姑娘出孝后再进宫的。祖父,宫里怎么会突然让我进宫给公主做伴读?”

  哎,孙女非但生的好,人也聪慧。

  丁相当然不会觉着让他家长孙女给大殿下做侧室是委屈了他家。陛下就大殿下一个儿子,除非郑皇后有子,不然,以后储位也多半是大殿下的。

  大殿下的侧室,也必出自名门。

  丁相单纯是不想家中与皇室结亲,事儿怪多的。

  你有本事,别人看你家是外戚,都得说你靠裙带关系。

  你没本事,酸言酸语更不会少。

  总之,在丁相看来,这是件好坏参半的事。

  丁相道,“约摸是郑姑娘不进宫了。”

  丁璎纵生来稳重,此时仍有许多不可置信,她犹豫的说,“这自然是件大好事。我几次进宫,与公主也相处得来。可咱们来帝都的日子浅,公主在帝都有很多好朋友,其中许多都比我交情深。公主怎么选我呢?”

  “这是陛下与太后娘娘定的,原我也想着宫里规矩多,不若在家自在。两宫既看你好,你就大方受着,这有何妨?”丁相拈须道,“我为官时,也是朝中忠臣。你亦不逊其他闺秀,只管放心进宫,我每个月都要去给公主讲功课,你也莫妄自菲薄。”

  祖父这样说,且她知祖父当年曾任首辅,自家家世也并不算低。

  丁璎心中有些底,也便稍稍放了些心。

  待丁太太听闻闺女要进宫给公主做伴读,更是喜动颜色,忙着同婆婆打听进宫要带的东西。

  不必她忙,不多时,宫里便有女官过来,传太后娘娘口谕,宣丁姑娘进宫做伴读。女官十分细致,宫里的一些规矩,还有带的东西都指点到了。

  这样约好,明日再来接丁姑娘进宫。

  晚上丁大人回家,亦是欢喜。

  只有丁欢,既为姐姐高兴,又因以后不能每日与姐姐相见,不禁叹气。

  丁璎看他小大人似的叹个没完,亲自到厨下做了他爱吃的醋焖鸡,丁欢闻着焖鸡的鲜香酸爽味,不禁道,“原本我得明日姐姐你进了宫才会想你,你这专给我做好吃的,我现在就开始想了。”

  丁璎笑着给弟弟布菜,“我又不是不回来,十天一休沐就回来的。”

  丁欢说,“那也不如每天在一起好啊。”

  丁大人素来严谨,最见不得儿子这啰嗦劲儿,脸一板,“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快吃饭。”

  丁欢只能扁扁嘴,闷头吃饭了。

  丁相瞥儿子一眼,你这总当着老子面儿发号施令是啥意思?

  丁大人一缩脖子,生怕他爹怼他,也忙闷头吃饭了。

  第二日,丁璎便带着一位伴自己长大的侍女,带了些平日常用的物件儿,随着宫里来人,坐车进宫去了。

  荣烺一向待人不错,颜姑娘几个也都是好相处的闺秀,大家凑在一处,丁璎虽来的晚,她性子温柔大方,学识亦佳,为人不卑不亢,上上下下的,很快就熟了。

  唯有不少帝都豪门夫人扼腕,她们多少也闻了些郑家姑娘不再进宫做伴读的信儿,正想这些日子多带着自家女孩儿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哪,这大好差使就落在了丁家姑娘头上。

  怎不叫人既遗憾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