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46节(1 / 2)





  明远呵呵地干笑几声,向种建中举起手中的酒盏,说:“喝酒,喝酒!”

  酒盅里的酒是低度米酒,甜度高,不够干,明远喝起来也就是解解渴罢了。

  但他饮完这一盅,就似不胜酒力一般,摇摇晃晃地向种建中举起空杯:“彝叔,饮胜……”

  随后他猛地倒在桌面上,沉沉地睡去,比起刚才商英和的酒品,似乎还要更加自然一些。

  种建中却皱起眉头,伸手推推明远:“明远之,小远……”

  “什么嘛?”

  种建中自言自语地嘟哝着,随手又给自己斟上了一杯酒。

  “这等淡薄水酒,也能让你喝醉?”

  种建中望着杯中泛着薄沫的酒浆。

  其实他才是那个真正渴望着彻底喝醉的人吧。

  如此一来,便能放下少年时的所有理想和抱负,走上被安排的人生,从此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

  可是,酒入愁肠,人却越喝越清醒,心中的愁绪却愈发无法消遣。

  种建中伸手,去明远脸上为他撩开遮在额上的一缕鬓发,然后轻轻拍他的脸:“小远,别睡,起来喝……”

  他不敢用力,因为那张脸是那么精致,那样漂亮。他见过一次就再难忘怀。

  只可惜之前见面,都太短暂了。

  面对眼前这张难忘的面孔,他又想起上次自己纵马冲出延州城之后。

  三进三出,固然勇武,甚至为世所称颂。可无人知道他心中照样是恐惧的——

  身上的铁甲是那样沉重,面前是潮水般涌上前无休无止的敌人,他随身带着三张硬弓,生生被崩坏了两张,箭袋里的羽箭却越来越少……

  可那时他脑海里却莫名响起明远的声音。

  “种师兄,你要平安啊!”

  别人都在预祝他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满怀关心地对他说:“要平安回来啊!”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深陷战阵中的他重新生出希望——他真的平安回来了。

  种建中端坐在酒楼上,望着眼前人,眼中似有两簇小小的火苗在跳跃。

  第43章 百万贯

  事实证明, 要成为一对旅途中的和谐旅伴,消费观念得比较接近——这一点非常重要。

  东去汴京的一路上,种建中对身边这“明小郎君”的种种做派根本看不过眼。

  明远主张穷家富路, 所以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住必住上房,甚至还自带了床单被褥和床垫, 到地方自己先铺上一个舒舒服服的床铺。

  他每到一处驿馆客栈, 必先打水沐浴,洗去一路尘埃之后,再去客栈的厨房那里看看当日有什么新鲜食材, 随手点几个小菜, 甚至亲自下场指点厨子也是常有的事。

  明远要求的材料并不讲究名贵,唯有一点要求就是新鲜。

  而他要求的做法和调味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普通材料也点化得色香味俱全。

  而种建中对这些旅行中的琐事全不在意。

  他的作息是每天鸡鸣即起, 先在客栈院里扎马步练功, 练上一个时辰,随便糊弄几口早餐, 再随其他人出发。晚间到了地方, 他也顾不上如何认真地洗浴用餐,都是用最快速度解决温饱问题,节省下看书看案卷的时间, 以准备入京之后要参加的“铨选”考试。

  当然, 明远处处安排得事无巨细,种建中看在眼里, 也觉得过意不去——毕竟无以回报。

  他总不能借着个师兄的身份, 就处处占师弟的便宜吧。

  于是, 种建中委婉地提出意见:“远之师弟,师兄只是个粗人,过不惯这么仔细的日子。”

  明远双眉一扬:“也行!”

  那敢情好,您去过您的粗日子去吧。

  这两人本就有相互斗嘴的“前科”,一时话不投机,便赌气分道扬镳,打算各走各的。商英和从中调解未果,辜负了他名字里的“和事佬”的“和”字。

  于是种建中真的独自上路了。

  他本就是赶赴汴京参加基层公务员考试的候选公务员,在驿馆入住时提交“驿券”即可。

  越是行向东,沿路便越是繁华。驿馆客栈里往往高朋满座,种建中凭借他的驿券,有时竟住不到上房。

  好比这天,种建中骑马赶路,已来到西京洛阳附近。他进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驿馆,将缰绳扔给迎出来的小厮,便掏出驿券递给驿丞,随口道:“要一间上房。”

  谁知那驿丞上下打量他片刻,便满脸堆上笑容,对种建中说:“对不住,本馆的上房已经都住满了上京的官员,只有楼下的大房间,您看这……”

  种建中顿时皱眉。

  大房间就是大通铺,晚间人来人往的极为嘈杂,还有人晚上说梦话磨牙放屁……空气也比较浑浊。

  种建中晚间想要温书,大通铺自然不合适。

  他仰头看看楼上,楼上的房间间间紧闭,并不像是有人住的样子。

  种建中顿时声音一沉:“一间上房都腾不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