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141节(1 / 2)





  “那本使就等见证大宋臣子的武勇了!”

  萧阿鲁带用非常标准的汉语大声说,然后便带着那名副使从赵顼面前退下。

  赵顼心里自然不喜萧阿鲁带无礼,但是他当然不可能与辽国前来贺岁的使臣当场翻脸,只能任由那名使臣去了,并且和座下的大臣们一样,在暗暗猜测那名年轻副使的身份。

  像明远这样的平民白身,则对宫禁中发生的这等“外交事件”一无所知。

  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气氛,欢庆新年。

  毕竟连开封府都开放关扑,让汴京市民尽情玩乐。

  明远在正月初一这天出门,与亲朋故旧甚至是邻居们相见,都是热情地互道祝贺。

  走出他所住的安静街区,走上马行街、潘楼街、州东宋门、州西梁门这些热闹地方,明远见到大街上到处都搭了彩棚。棚子下是五花八门的摊子,什么珠玉首饰、料子成衣、领巾抹额、帽子梳子、靴子鞋子……还有各种孩子们喜欢的小玩具,满大街都是。

  报童们在街道上来回穿梭,叫卖今日的《汴梁日报》。上面刊载着元日这天晚上,汴京城中所有瓦子的娱乐项目。

  这些报童大多嘴很甜,每卖出一份报纸就会附赠一句吉利话儿。一时间汴京百姓就算不是为了看瓦子的节目单,只为了讨个好彩头,也情愿纷纷解囊,花上一个两个铜板,买上一份报纸。

  忽听一声响亮的唿哨在街道尽头响起。

  “快闪开啊,是辽国使臣的车驾——”

  明远能感觉到惊慌仿佛水中的涟漪,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传导到他这里。

  他赶紧随身边的汴京百姓一起,迅速让到街道两边。

  而这时,车驾行驶的声音和马蹄声已到近前——

  “这么快?”

  明远心中惊异:这辽国使臣的车驾行进得如此迅速,难道就不怕造成交通事故吗?

  结论是并不怕。

  只见当先打马过来的,是八名雄壮威武的辽人武士,都是一身甲胄,头戴红缨,座下则一水儿是高大的神骏。

  这八人分列两列,从百姓们身边经过的时候,那等无形的威势,竟然让热闹的大街一时间鸦雀无声。

  人人都屏住呼吸,似乎同时感受到了凛冽而来的敌意。

  八名骑士目不斜视,从众人面前经过,随之而来的是身份服色与武士不同的两骑。明远猜想他们应当是辽国出使大宋的正使与副使。

  然而他又觉得有点不可理解。

  因为那名服饰略显简单,而面容显得太过年轻的辽国使臣,明显是副使,但是他座下的马匹却堪堪越过正使一个马头的身位。

  一行人远远地离去,身边的议论声才渐渐响起。

  “哎呀,没想到辽人竟有这样的威势……真是吓煞俺了。”

  “俺胆儿小,听他们一声哼,俺怕是马上就要抖上三抖……”

  很显然,澶渊之盟过后,宋辽之间的和平维持了好几十年。汴京百姓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心里都直发毛。

  但也有人摆出了“见多识广”人设,在人群中“嘘”了一声,故意压低声音道:“看那八名士兵的装束,恐怕这八人是,这八人是……”

  声音压得极低。

  片刻后,那人身边的百姓都惊讶地“咦”出了声:

  “什么……竟是斡鲁朵?”

  “是辽主的宫分军?”

  明远忍不住扶额:看来汴京城中的大宋百姓们日常谈论辽人,对辽人的“斡鲁朵”制竟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斡鲁朵”原本的意思就是宫帐或者宫殿。大辽的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设立了“斡鲁朵制”,也一种就是禁军和皇家安保系统。

  每个皇帝即位之后,会设立一个“斡鲁朵”,负责守卫皇宫,皇帝出行时作为皇帝的亲卫负责保安工作。当皇帝去世之后,这支斡鲁朵就为期守陵。

  据说大辽不止是皇帝有“斡鲁朵”,甚至皇后和个别权臣都拥有自己的“斡鲁朵”1。

  换句话说,“斡鲁朵”就是辽主为了自己的安全组建的禁卫队,斡鲁朵中的每个战士,都是千挑万选而出的,精锐中的精锐。

  当他们对上普通的汴京百姓,只要一个眼神,一声冷哼,自然能将从没有上过战阵的普通人吓坏。

  但也有对辽人完全不在乎的。

  “管他呢?不过区区几个辽人,汴京城里这么多兵将,禁中有那么多班直护卫,怕他来?咱们照样玩乐咱们的!”

  “就是啊,大辽乃是大宋的兄弟之邦。使臣来到汴京城里,想必也是来修好的。”

  这种言论马上引起了另一边的反驳。

  “拜托……有点骨气行不行?”

  “兄弟之邦?你们见过兄长每年给兄弟送上五十万银绢的吗?”

  “是啊……除了那五十万银绢,辽人照样每年在边界上‘打草谷’。世上真有这样的友邻吗?”

  “对了,后日初三,咱们早一点去南御苑,去占个好位置等着,我大宋的好儿郎,绝不能输给辽人!”

  明远还不太明白正月初三和南御苑是什么关系,问了史尚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