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202节(1 / 2)





  邓宏才的嘴张得可以吞下一枚鸭蛋,似乎自己也不敢相信今日怎会如此好运——难不成真的是这钱江的潮神显灵不成?

  但是他太老实了,自己低头想了一会儿,才赶紧说:“不行!”

  明远一呆:“不行?”

  邓宏才说:“我们那里的甘蔗还没下种!”

  他认真地给明远解释:他们广南西路那里,种植甘蔗是秋种春收。他们乡里的甘蔗通常是每年二月收获。他如果现在从杭州出发,趁着季风及时赶回去,应当能赶上乡里下种。

  明远顿时笑道:“就是因为没有下种才要事先订下。”

  邓宏才:……啊?

  “而且,我想要给乡里最诚实的蔗农们送一件礼物——”

  明远说着回头看向一直候在一边的史尚。

  史尚闻言,笑嘻嘻地去了后厨,少时出来,手中捧着一个小瓷盅。这瓷盅是专为厨下订制的,因此盅身上写着一个字——“糖”。

  邓宏才不解其意,连忙道:“我们就是制糖的。”

  明远却将手里的糖罐推到邓宏才面前,将那瓷盅的盖子轻轻一揭。

  邓宏才探头一看,顿时“啊”地惊呼了一声。

  那里面,晶莹如白雪的细细糖粉,竟是邓宏才从未见过的……

  *

  下午六点,海事茶馆早已打烊歇业了。

  戴朋兴忙于整理他最新收集到的入港出港信息,赶着要将今天的最新消息也整理出来,给《海事新闻》编辑部递过去,看看能不能赶上明天要刊印的版面。

  戴妻勤快且伶俐,几乎是一个转身,已经将茶馆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叫上阿宝,母女两个赶紧到后厨去,打算为偶尔到此的明远和史尚这两位收拾一桌晚饭。

  明远却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流经的运河,和河上挂着船帆的运货小船——这副景象,自他这间茶馆开业,几乎从未改变过。

  不多时,史尚笑嘻嘻地凑了过来。

  明远陡然闻到一股清甜至极的香味,一怔,才意识到,史尚这家伙一定是簪了一支丹桂。

  谁知一回头,发现这厮簪了何止是一枝,简直是一头——都是朱红色的丹桂,芬芳馥郁。

  “郎君在烦恼什么?难道是担心邓宏才此人是否可靠?”史尚见到明远出神,忍不住好奇地问。

  明远摇摇头:“不太担心。”

  他哪里是会随随便便就相信他人的人?

  今日邓宏才所说的,戴朋兴早已打听过一遍,基本可以确认他说的都是真的。

  可巧的是,戴朋兴去年也去过泉州,和邓宏才在泉州时是同一个时间。戴朋兴甚至对那批酒露还起过一些些的兴趣,去问了个究竟,后来因有来自汴梁的大商人竞争,他才作罢的。

  所以戴朋兴可以侧面证明邓宏才的诚实可信,为明远的判断又多加了一层保险。

  “那就是郎君适才看邓宏才可怜,所以买下了那批酒露,现在觉得赚少了,后悔了?”

  明远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轻轻地虚踢一脚,笑着斥道:

  “史尚,你见过我为赚多赚少后悔的样子吗?”

  他到这个时空的任务就是“管花不管赚”,别说是一升200文买一批酒露,哪怕是一贯一升,只要他喜欢,都可以尽情买下。

  再说了,今年汴京城里的“酒露”行情一定是群雄并起,追寻丰乐楼去年的老路未必就能再赢一把,倒不如由他来独辟蹊径。

  “那……我来猜猜郎君是为了什么在烦恼……”

  史尚将手指点在太阳穴上,假装思考:“我猜郎君是在烦恼——分身乏术。”

  “既想自己亲自跑一趟南方,又担心杭州的这么多事,无人主持。”

  明远转过脸,故意睁大眼睛打量史尚:“我到底是怎么教的,竟把你教得精明成这样?现在竟会读心了?”

  他刚才确实是很烦恼。

  认识邓宏才,让他看到了打开南方资源宝库的希望。

  但是他又确实分身乏术——他在杭州的一切都刚刚起步,实在是无法抛下一切,前往南方。

  史尚见自己猜中了明远的心思,便也从袖中抽出了一枚折扇,与明远那柄“1127”差不多,打开,在身前轻轻挥动着,毛遂自荐道:“明郎君,你看小人……我……怎么样?”

  “可以替郎君跑这一趟否?”

  第185章 千万贯

  “你?”

  明远对史尚的提议非常吃惊。

  但是他飞快地想了想, 觉得这个提议未必不可行。

  而且这样一来,他有一部分在南方的布局可以提前开始进行了。同时有他本人在杭州坐镇,这效果可能比他亲自去南方还要好些。

  但是……这回是史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