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高考那一年第60节(1 / 2)





  但检查过和不检查又不一样,纪时和周伟乐、姚蒙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正确率已经无限接近他们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他的思路已经上来了,复习效果很明显,接下来无非是熟练度的问题。

  他很难像周伟乐姚蒙那样一看题就知道该怎么解,他没有对方那种熟练度,但那是对方这三年间的积累和对化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敏锐度,纪时缺乏的就是这个。

  但比起之前的自己,他的进步已经堪称巨巨巨大了。

  “写完了!”纪时在群里很欢乐地和小伙伴们宣告。

  周伟乐发了一个qq表情:“我还有作文没写完,青春那篇是什么玩意儿啊!英语作文又该怎么写,我特么不是李华,我就是一头猪啊!”

  纪时:“……”

  怎么说呢?他写作文的时候也会产生宁愿自己是猪的想法,因为当猪就不用写作文了。

  但是!作业写完就很欢乐了!

  纪时又去摸猫玩了,邻居家的猫今天待在他家的灶膛下面,本来白花花的毛直接变灰了,估计得到春天才恢复本来的毛色,这只猫是只吃百家的类型,从东窜到西,家家它都去,毕竟农村人一直都比较节省,也就逢年过节或者孩子在家会吃好一点,人都不舍得吃,更不用说给猫吃了。

  元旦节邻居奶奶的外孙外孙女们也回来了,不过这几个小孩和纪时的年龄差有点大,平时根本玩不到一块去,只有邻居家的阿姨们会比较积极,让纪时帮他们辅导功课。

  纪时在z中成绩是好是坏他们并不清楚,在他们眼里,能上z中已经很了不起了。

  纪时好好放松了一会,揉毛揉得那只猫都嫌弃他了,他才放弃了对这只猫的进攻。

  他小时候有回不小心踩在猫尾巴上,这猫疯狂叫了一声,差点就咬他了,幸亏他俩还算比较熟,猫没忍心下手,所以纪时现在和猫玩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把猫尾巴踩着了。

  在家门口闲晃了会,纪时又回房间看了会资料,主要是补习老师之前发的资料,多看看毕竟不是什么坏事,他写完卷子是下午3点多,这会已经快到4点了,他估计爸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因为z中那边要求明天早上正常上课,也就是说,他今晚就得回县城了。

  要是夏天的话,一直待到明早回学校倒也不迟,但这个天实在太冷了,晚走和早走都吃不消,他们就下午早点过去,在那边吃顿饭纪爸在回家。

  家里毕竟离不了人。

  纪时觉得他妈也可以不用跟过去,他自己随便吃点饭,晚上直接去上课就行了,不过纪妈不同意,她买过肥料之后就去地里找了点青菜之类的,又把之前外婆给的鸡蛋和海蜇皮都提上了。

  纪时觉得,他们每次去学校就跟进货似的。

  不过相比他们镇上,县城里的物价确实是不便宜,在家不用花钱的东西到那边就没有不需要花钱的,就连衣服破了缝的针都得自己花钱买,纪妈还是觉得开支有点大。

  纪时主动上交了一大半零花钱,只留下春节给表姐她们带礼物的钱。

  纪妈一开始是不肯要的,她觉得把钱给纪时买买学习资料什么的就够了,纪时连着强调了好几遍她才收下了。

  家里条件是不如别人好,进了县城、尤其是和同一家出租的人家对比之后,纪妈对这一点的感受更深刻。

  所以她不想委屈了孩子。

  唯一让她觉得骄傲的是,不管家里的条件怎么样,在一群孩子里,纪时是最优秀的那一个,这让纪妈觉得脸上很有光。

  ……

  “鸡蛋带了吧?还有萝卜,昨天的海蜇皮别忘了。”

  看着他妈大包小包往摩托车上放东西,纪爸连忙提醒她别放了:“抓紧时间走,晚了又看不清路了。”

  她只能作罢。

  “平时带过去也可以的。”纪时提醒道,“又不是后面不回来了。”

  他妈基本上一趟待四天,时间不巧的话她某一天也可能当天来回,不过这种情况很少,除非有特别重要的急事,毕竟来回一趟车费也要十几块。

  ……

  放假的时候很兴奋,要回学校了纪时倒也没有多难过,这就是高三的日常,在家的时候少,在学校的时候多。

  风依旧呼呼刮着,很冷,回学校的路上像纪时他们这种配置的其实不多,路远的要么坐中巴,要么自己开车接送,基本没人会在冷天骑摩托,但是纪爸和纪时都晕车,骑摩托反而舒服上不少。

  纪时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试卷和鸡蛋,他坐在车上格外小心,唯恐一不注意就把鸡蛋给碰碎了,虽说试卷和鸡蛋没有放在一个夹层里,可他书包沾上鸡蛋液也是绝对不行的。

  这会儿天还没全黑,温度也比回家那天高一些,纪时摸出手机,看到曾泰然哭诉自己正在生死时速,黄雅琼的试卷也写完了,只剩周伟乐还在抱怨青春那篇作文。

  因为他费尽心思只憋了一半。

  “我的另一半青春被狗吃了。”

  纪时:“……”

  他的感想是——抱怨作文的时候,他们这群咸鱼总能语出惊人,可到了真要写的时候,菜鸡就是菜鸡,根本就救不了。

  开了一个多小时,进县城的那座桥近在眼前了。

  z县原来的县中心是偏东的,基本就在东线和南线两条进县城的主干道上,因为东线靠海加农业发达,出去包田的老板们身家过亿的都有不少,南线有不锈钢产业,小老板多,所以最早的一座大商场就修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以前能进去逛一逛都是身份的证明。

  最近z县正在把中心往北往西移,引进制造企业,东线整体倒也没落后,不过牌子是不如西线响亮。

  纪爸一路开到了县中心,在步行街顶头那家店停了下来,他们进县城一般就去那家吃,三个人花个4、50块钱的样子,有菜有肉也能吃饱。

  对面就是之前纪妈说的波司登,她有时候会和人骑车到这边逛,她总惦记着给纪时买两身衣服穿。

  “没有必要,我衣服够的,学校还要我们在羽绒服上面必须穿校服,买新羽绒服也没人看。”

  纪爸:“……我也想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