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1)(1 / 2)





  傅语昭靠在门边,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外面人多眼杂,叶首领有什么话不如进来再说。

  叶青拱手作揖, 也不客气,跟着傅语昭进了房间。进去以后,傅语昭让隐甲看茶, 她抬手请叶青坐下。

  叶首领半夜到访, 所为何事?傅语昭不紧不慢地问。

  叶青看了眼傅语昭,看不出傅语昭在想什么:皇上担心三公主在扬州查案受阻,特命属下前来相助。

  傅语昭收敛笑容,露出一丝疑惑:如此说来, 叶首领是来帮助本宫的?半夜来?穿一身夜行衣,还手持利剑,本宫屋外也就隐甲能拦得住你了吧,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受了伤,兴许死了也不一定。这是帮的哪门子忙?

  叶青哑言,没说话。

  傅语昭无奈摇头:叶首领,你跟随父皇多年,本宫也拿你当半个长辈,有话不妨直说。遮遮掩掩的,反而招人猜忌。

  叶青咬牙,抬头,扯下脸上的面巾,一拂衣摆,跪在了傅语昭面前:属下前来,并非受皇上所托,乃是出于私心,还请公主莫要再追查下去了。

  傅语昭赶紧去扶叶青,正色道:叶首领,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公主若是不成全属下,属下便不会起来!

  傅语昭叹气,坐回椅子上,无奈道:叶首领若想本宫放弃追查,怎么也得给个理由啊。

  公主若是追查下去,杨家人必死无疑,属下愿意一命换杨家周全。

  叶首领为何这般维护杨家?傅语昭眯起眼,叶青和杨家有关系吗?

  叶青迟疑了,他跪在地上,久久不语。傅语昭脑子里灵光一闪,不会吧?

  如果皇子公主里只有傅语昭是皇帝亲生的,那么其他人呢?其他人的生父是谁?这人给皇帝戴了那么多绿帽,皇帝肯定是知情的,并且很有可能是皇帝下令让他这么做,而叶青又是皇帝最信任的手下。难不成,叶青就是其他皇子公主的生父?

  这样一想,好像也说得通,叶青是皇帝的贴身护卫,武功高强精力旺盛,且随身保护皇帝,哪怕是妃子侍寝行房时,他也应该在房间里。傅语昭先前还在想,众妃子都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她们大多只行房过一次,但杨妃行房两次,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二公主赵蕈,一个是六皇子赵重,也就是端王。

  如此看来,要么是皇帝偏爱杨妃,要么就是皇帝的那个替身偏爱杨妃。叶青来求傅语昭别再追查下去,难道他就是那个替身?

  房间里长久的沉默,傅语昭想听到叶青亲口承认:叶首领你若是不说明白,本宫没法帮你。

  属下可以坦白,但请公主保密,此事涉及皇室秘辛,万万不可为外人所知道。

  傅语昭扶额,说吧,本宫不会告诉任何人。

  叶青说的东西其实和傅语昭猜的差不多,皇帝赵毅还是皇子那会儿,身体就不太行,去灵峰门找人的时候受了伤,落下了后遗症。后来当上皇帝后,有那么多个妃子,但其实他只爱过柳茹星,柳茹星不想秦风澜被他玷污,用爱的名义与其约法三章,除了和柳茹星行房之外,不得和任何人行房。谁曾想,赵毅也有后手,他不和秦风澜行房,却能安排别人和秦风澜行房。

  叶青是赵毅最好的兄弟,也是赵毅最信任的属下,只有他才会保守一切秘密。但是叶青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虽然看上去是没有感情的属下,但他却对杨妃动了真情。故杨妃是众多妃子里,唯一一个有第二个孩子的。当年杨妃并不受宠,第一个孩子是二公主,母凭子贵,杨妃没有皇子可以依靠,又出身商贾之家,在后宫中举步维艰。叶青向皇帝求情,于是皇帝又召杨妃侍寝,遂怀上了六皇子。

  听完这些,傅语昭有些麻木了,她问:叶首领,你知道皇贵妃的孩子在哪儿吗?

  叶青脸色一凛:公主你不就是

  住嘴,本宫若是皇贵妃的孩子,那本宫不就是你的骨肉了?

  属下不敢!公主乃是真龙血脉,属下罪该万死!

  别装了,本宫生母应当是柳茹星,皇贵妃的孩子已经被你们送出宫了。本宫就问你一句,你知道皇贵妃的孩子在宫外过着怎样的生活吗?

  叶青低头,额头磕在地板上,紧贴着坚硬冰凉的地面,他双眼无神,声音平静:属下,知道,且那孩子是由属下亲手将其送到李家人手里。

  你就没有半点良心不安?

  有,若是没有,那孩子早就死了。

  你知道她就是倾絮。

  没错。叶青重重磕了个头,公主既然都知道了一切,那就该明白,叶青所作所为并不受自己控制,叶青已经在自己能做的范围内,尽可能保全那个孩子,尽管我并不爱她。

  公主也该知道,你对倾絮越在乎,她就越危险。

  爱也是有差别的,你冒着被父皇灭口的风险来求本宫放过杨家,却仅仅只动用了一点手段,劝皇帝放过倾絮一条命,且她活着遭受的苦难还不如当初死了。

  叶青抬头,额头带血,眼神冷漠:那么公主说这些来指责属下,又有什么用,事已成定局,公主想要属下做什么,直说吧。

  傅语昭咬牙,但依旧在笑:本宫也不求你对倾絮能有多少怜爱,既然你这么在乎杨家人,为了保全她们,也该做出点牺牲了。

  最后傅语昭在扬州查到了盐运使和地方乡绅勾结,鱼肉百姓,行贿受赂,还贩卖私盐。傅语昭做了点手脚,把和杨家有关的证据都弄消失了,杨家摘干净了,只是落得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罚了几个主要负责人,保全了整个杨家。

  杨家的证据一部分被傅语昭送到了端王手上,一部分被她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端王也慌了,给他看的只是浅层的证据,更深层的,能让杨家满门抄斩的东西还在傅语昭手上。如此一来,他别说是争储了,就是活命都难。但要他就这么放弃,退出争储,他又不甘心。

  就在傅语昭返京的路上,她遭到了刺杀。消息传回京城时,已经是三日后了,皇帝震怒,命大理寺与刑部共同彻查此事。

  但没过多久,傅语昭在京城的商铺接连遭到揭发,其账本被送至衙门,偷税漏税等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傅语昭商铺的账目尤为奇怪,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大笔银两不翼而飞。这批银两的去向,似乎和西北军队有关。

  还有人上奏,说杨家与傅语昭勾结,欺上瞒下,盐运使一案,杨家是主谋,但傅语昭参与其中,徇私舞弊。这事一开始没人信,毕竟傅语昭和端王是竞争对手,她应该巴不得查出杨家的证据,好打压端王势力。却没想到,傅语昭拖着病体,刚进京,就被皇帝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