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6节(2 / 2)


  王修看沉默的李奉恕,心想,旭阳的兄长到现在还是没确定是谁。伊特格勒,当年离开北京进了鞑靼,现在还在鞑靼吗?就算找到他了,还能信任他吗?

  怎么找呢。成庙时暗卫所不少,可是成庙离去太突然,都失落了。锦衣卫给人清洗那么狠,司谦只是临时被提拔上来,他也不清楚。

  “旭阳问过我一回怎么找他哥,我含含糊糊回答了,他就没再问过了。”王修想起旭阳就难受,“沉默寡言的。”

  因为我哥死了。李奉恕默默想,因为我哥突然没了。

  王修抓着李奉恕问:“要不然,让旭阳去找?不行,旭阳都记不清他哥长什么样了,上哪儿找……”

  王修烦躁地头痛,在床上打滚:“唉唉唉!”

  摄政王默默地帮他把被子包好。

  秋狝只在第一天封了城,之后北京城门重兵把守,倒是可以进出。京郊火药厂需要试炸,工部李巡检拿着身份文牒出城,先去一本正经地检查了火器。振星雷造价不菲,还是可以再商榷一下,把造价往下降一降。火药厂试炸,遥远处还有火炮声。

  李在德一愣,军器局孙大使赔笑:“李巡检,这是秋狝时讲武,演练炮击。中靶者得赏呢。”

  照理来说御赐之物只能供着不能用。不过宣庙时给改了,除了钦赐特殊器物,例如镇寇斩马剑,金银珠宝都要把御制给抹了,目的就是让受赏的臣子好歹能宽绰一点。孙大使赞叹:“这一次陛下赏了可不少,听说得赏最多的两个军官金银器一堆呢。”

  不,其实也没多少,而且都在我家。李在德头痛,怎么把东西还回去,邬双樨和旭阳得的赏,除了御制弯弓和箭袋,其他全塞给他和他爹了。老王爷平时是挺爱占小便宜的,昨天看着金银珠宝愣是吓得一宿没睡着。要不然今天能出城远远围观秋狝老王爷怎么没出来看热闹呢,他老人家不得不看家,家里没人还放那么多值钱的东西他不踏实。

  火器检校完毕,郭星起为德铳新配的火药弹非常有效,配合膛线杀伤力倍增。

  “关键在于铅的配比,我觉得还能再改改……”

  郭星起平时一个屁都没有,这时候拉着李在德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德铳是李在德的命,李在德就站着跟郭星起扯,从中午扯到下午。

  眼见着日头西下,孙大使道:“李巡检,我们得赶紧收拾收拾进城了,晚上宵禁,再不动身今天晚上得在京郊喝西北风了。”

  李在德微笑:“我去京郊找个人。”

  孙大使点头,连忙招呼着人收拾东西赶紧回城。李在德告别郭星起,郭星起听着天边的火器声,似乎是火铳了,心里大慰:“摄政王殿下肯定了火器的作用,我们就不白忙。”

  李在德笑道:“当然不白忙,等着吧,时间会证明咱们是对的。”他听说了振星雷的事情,一拍郭星起,“都说国士无双,其实我倒觉得不对。国士为国为民,为国为民则为国士。国有郭奶奶,国有你,应庆幸。”

  郭星起一叹,对李在德一抱拳:“多谢李巡检,得李巡检这句话,我们一家都无憾了。”

  送走军器局的人,李在德骑着马飞快蹿向京郊讲武场,一路打听邬双樨。邬双樨骑射大出风头,京郊几乎都认识他了。“脸上有疤那个?那不是。”

  李在德慌慌张张戴上眼镜,眯眼远眺。邬双樨长枪跃马,跟一个军官演练马战,一枪把对方挑下马。监考军官一扬旗裁决输赢,邬双樨跳下马,把对方扶起来,拍拍肩,一转脸看见李在德。

  李在德脸冻得通红,两只镜片反射着夕阳兴奋灼灼的光。傻狍子欢欣鼓舞地拍手,跟着喊:“邬双樨好样的!”

  邬双樨骑上马,对李在德笑,丰神俊朗。

  李在德看了邬双樨英姿,着急关城门之前回城。邬双樨笑道:“你可……你去求一求王都事,让他给你写个条子,就不用这么急了。”

  李在德抓住邬双樨的盔甲:“你,你,你太帅了!”

  邬双樨自傲一笑:“这才哪儿到哪儿。”

  李在德兴奋摇头:“不不不,我这一路打听你,都在说你的骑射硕鼠,御前朗朗奏对。你以后要是以军功封疆,射鼠怕也是个典故了!”

  夕阳的光在邬双樨深切的眸子里一闪:“傻狍子希望我以军功封疆啊。”

  李在德挠挠脸:“就是觉得你这样厉害,不名垂青史,就太可惜了,我就那么想想……”他还是很高兴,“小邬将军也是国士。”

  邬双樨的笑意渐渐沉重:“傻狍子觉得我是国士?我有些压力了。”

  李在德语无伦次地比划:“不是,我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应该就是千百年后大晏国书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可不是我胡思乱想,你当得起……”

  邬双樨牵着马,领着李在德一路溜达,溜达到无人之地,一下子拥住他:“傻狍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在德傻笑。

  邬双樨歪头看他,看着看着李在德不好意思起来,扶扶眼镜。傻狍子这四眼其实有点碍事……好吧。

  邬双樨微微低头,在李在德额上,轻轻一吻。

  李在德惊呆,眨巴着眼睛,傻乎乎看邬双樨。真跟只傻不愣登的狍子似的……

  “傻狍子。”邬双樨轻声道。

  第187章

  秋狝讲武接近尾声, 比武中胜出者皇帝陛下皆有赏赐, 年轻军官中邬双樨和旭阳赏赐最多。旭阳心想已经给李在德家送去了,余下的随手便分给京营同僚。

  夜间皇帝陛下突然听到帐外悠扬的长调,问富太监:“这是什么?”

  富太监回答:“这是蒙古人的长调,据说厉害的人的声音能穿过整个草原。”

  曾森挺认真地问:“那这唱的什么?”

  富太监摇头:“这奴婢不知。”

  两个小的靠着帐篷听得很认真。唱得什么一点也听不懂,调子里有最深的情。

  “不知道是谁唱的?”

  曾森记性特别好:“是不是那个旭阳啊。”

  小皇帝点点头。

  曾森感叹:“这样的声音, 听着真……畅快。如果人的声音真的能达到天涯海角多好, 穿过草原, 穿过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