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临安美食录第47节(2 / 2)


  真真抿嘴笑话他:“裴家大哥晒黑了不少,我还当是个卖炭翁呢。”惹得两位长辈笑个不停。

  裴大郎耳朵尖泛红,不敢再看,也不再说什么不想去的话。

  待到第二天休沐,裴大郎起了个大早,认真净面后换了好几身直裰,最终还是选了件月白直裰,腰间系青色腰带,竹冠。

  照了铜镜,确认自己已洗去了昨日的风尘仆仆,变成个书生模样。

  又不放心问了自己的小厮:“这衣裳显黑么?”得到否认的答案才出发。

  第四十四章 千连福海参、宝塔扣参……

  真真早在酒楼门口等着他们, 见到他们过来高兴得连连招手。

  临安城里的伙计便是有这本事,能记住在这消费过的每一个人,即使过去多久也一眼出的名字:“是柴家娘子么?”伙计迎上来格外热情:“您这种回头客, 请容我们酒楼送一份薄利。”

  说罢端上一碟子醋泡海蜇。

  这是曼娘定下的规矩,海蜇或许并不值钱,但是对于食客来说能被酒楼记着本身就已对这家酒楼充满好感。

  裴夫人指点儿子点菜:“这家酒楼非常奇特, 你只要指着哪道鱼就可现点。”

  裴大郎就点了几个鱼虾之类的,又觉得要陪真真吃些好的, 便又点了一个千连福海参, 一个宝塔扣参。

  真真问他:“裴家大哥, 瞧着你瘦了, 外头可辛苦?”

  裴大郎想一想:“倒也还好, 只是近来公事上有些棘手。”

  “那便多吃些,多走动, 定然会有法子解决的。”真真劝慰他。

  裴大郎发自内心地一笑:“好。”

  裴夫人看着儿子侄女坐在那里金童玉女一般,心里暗暗可惜:倘若侄女出身再好些便好了。

  不多时千连福海参先端了上来。

  肥厚的海参静静躺在糯软的大块五花肉上。

  裴大郎先给母亲夹一块, 再给真真夹一块:“快尝尝。”

  海参经过酱汁烹饪后咸香十足,里头还有淡淡的海鲜鲜味, 口感尝起来非常的柔韧。

  尖刺蒸也变得非常的软糯, 满口肥厚。

  下头的五花肉不知道用了什么特殊的技法切成。

  整个肉块看上去就是方方正正,似乎切完后再旋转过, 在盘里聚成一个好看的八角造型,非常之独特。

  夹一块肉皮, 应该是油炸过的,肉的整体炸出了淡淡的虎皮波纹,这些波纹能够吸满卤汤的汤汁。

  吃上一口,渗入波纹里的卤汁流入口中, 满口流汁,虎皮还有一点酥脆。

  再加上五花肉本身肥肉瘦肉相间的口感,配合这道菜就非常的美味。

  海参本没什么味道,这道菜就是借助了卤烧五花肉的味道,汁水分泌丰裕,肉汁又非常的丰厚,满口下去,确实不错。

  裴妇人又叫了一碗米饭:“这汁水当真不错,用米饭拌饭吃。”

  褐红的酱汁渗透米饭颗粒,粘厚的海参卤汁浓得化也化不开,肥香满口。

  有了这一道千连福海参,就让人更期待宝塔扣参。

  五花肉被一格一格一格切出堆成宝塔形状。

  真真啧啧称奇,她试着用筷子夹一片,

  谁知居然中间一点都不断。

  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这一整块宝塔状都由一个方块的五花肉切成。

  自有伙计上前给他们分菜。

  真真迫不及待尝了起来:五花肉呈现出好看的胭脂色,吃上去肥糯丰厚。

  肥美五花肉的汤汁也渗入到了海参里面。

  这两道菜的酱汁都格外下饭,裴大郎忍不住又吃了一大碗米饭。

  裴妇人很满意:“天天在为着官衙的事儿着急上火,也不好好儿照料自己……”

  正唠叨店家进来一个人:“这是一道开屏孔雀鱼。”

  裴妇人还跟儿子唠叨,随口应道:“放在那吧。”

  又继续扭头跟儿子道:“大事你就该让上司去操心,自己不要揽事。”

  裴大郎苦笑:“娘,不是这样的,我要给丝商订一条律条,可商人们反对声重重,我这回在外地走访了许多商人,无人愿意。”

  那端菜进来的小娘子忽然道:“我们大宋南迁之前曾经有位官员陈恕,不知您可知道?”

  裴大郎惊讶,又很快下意识的反应:“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三司使陈恕。”

  小娘子就道:“当初他制定茶法的时候邀请了满城的茶商,跟茶商们共同商议制定律法。”

  “你,你的意思是……”裴大郎立刻就想明白了小娘子的意思。

  那小娘子点点头:“现今您制定律法,既然这些丝绸商人都各有想法,不若您也将他们汇聚一堂,跟大家一起协商,如此以来官府也能得利,丝绸商人也不必费力抵抗,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