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1 / 2)





  李宝田低头切肉,装没听见。

  老村长也过来看了一眼,说:“我给上头打电话了,说明天来人。”

  宋希把老村长让进里面坐着烤火,给人泡了一杯药茶。

  老村长喝着茶,犹豫着说:“昨天那几个,有一个被咬了胳膊,两个自己摔的,还有小顺,小顺……”

  宋希打断:“叔你别说了。我为什么花钱种树大伙都知道,山里树被砍狠了,不种就秃了。正常年份咱们这边雨水是不多,妨碍不大。可这几年不正常,去年六月那场大雨还记得吧,但凡多下一点,这两年泥石流的地方可不少。咱们这里但凡有一个不好,头一个遭殃的就是我。断我生路,还有什么面子好讲!移民是外人没交情,小顺呢,他爹腰疼的毛病可是我爹给治好的,他就这样办事?村里那么多人,砍我树的就他一个姓李的!他乡里乡亲的,带着外人祸害我,显见我不姓李了。”

  老村长唉声叹气。

  宋希也跟着叹口气,说:“叔,这个面子我给不了你。冬天是冷,冷得受不住了,哪怕他开着车来我这里拉煤我也没二话,但是,砍树不行。”

  老村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佝偻着腰走了。不然还能怎么样,昨天那几个身上都带着血,小顺还拐着腿,小宋不也看都没看一眼吗,明显是心冷了。唉,那几个不干人事的小王八羔子!

  送走了村长,宋希继续喂豹子。

  陈小胖看看没什么危险,举着手机颠颠跑过来,喊:“快,快帮我拍张照片!”

  宋希问:“要放出来吗?”

  诶?陈小胖一呆,看看自己一身小肥肉,再看看吃相极其难看的豹子,顿时腿就软了,结结巴巴开口:“不,不用了,凑,凑合着拍一张就行了,我不挑。”

  陈小胖试试探探走过去紧靠着笼子拍了一张,得意地跑回房间给爷爷看照片。

  宋小多不高兴现在的爹围着那只傻猫转,跑过去冲着笼子咆哮一通,趴地上啃宋希鞋后跟,没几下一双皮鞋就开了花。

  宋希掰开宋小多嘴巴检查牙齿,震惊地发现这只肥狗好像又开始长牙了,看上去比以前更亮更尖了。

  宋希抱着肥狗去找穆允峥:“炖一锅骨头,给小多磨牙,又长牙了。”

  穆允峥看一眼肥狗,发现自己也想磨牙了。

  豹子很快就被上面接走了,还奖了宋希五百块钱。

  宋希转头就给宋小多买了五百块钱的乡巴佬鸡腿。

  二月已经进入下旬了,眼瞅着就快阴历三月,气温却一直在零下十五度左右打转。

  村里人都担心起来了。温度这么低,春耕怎么办!前年就是阴历三月底才回暖,然后直接就到了夏天。今年的春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要是误了庄稼,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二月过完的时候,气温依旧很低,午后最暖和的时候也在零下十度左右。

  三月初五,李宝刚定亲。

  宋希穿戴一新带着同样穿戴一新的穆允峥去吃酒席。至于宋小多,因为太大只,怕吓到人,锁家里了。

  姑娘是全根婶一个村的,叫柳叶,长相一般,手脚麻利,十分泼辣,爱说爱笑,和李宝刚的闷性子刚好互补。知根知底的,双方都很满意。

  宋希看过姑娘,脸上也有几个小雀斑,顿时就想起了曾经的护手霜风波,就忍不住有那么一点点心虚。

  吃过定亲酒,柳叶按照惯例在婆家住了几天。干活非常勤快,人也有眼力见,跟着李宝刚来宋希这里认了认门,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还帮着宋希包了饺子。

  把人送走后,宋希感慨:“娶个老婆真不错,有人暖被窝还有人干活。”

  每天晚上暖被窝白天干活的穆长官顿时好生郁卒——宋医生你眼睛是瞎的吗,这么真不错的对象你明明就已经有了!

  第77章

  阴历三月,阳历四月,过了月半依旧持续低温。

  村民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宋希温室里的蔬菜卖完之后就没再种新的,而是把地整了出来种上了庄稼。三个温室,最大的那个种了玉米,一亩白玉米,一亩黄玉米。两个小温室,一个种了一亩春小麦,一个半亩土豆,半亩地瓜。不同的作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现在天没放暖,种在温室里倒是可以自己调节一下温度。

  另外四亩地,本来去年秋天种了两亩冬小麦,只是冬天那么冷春天又迟迟不来,宋希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等天暖化冻以后再说吧,要能返青的话再看看,长不成的话就割回家喂羊。

  种完庄稼,原本的种菜小分队也解散了。

  宋希拿来大堆肉菜吃了个散伙饭,又一人给了五斤肉一只鸡两条鱼一篮子菜,红包就没再给了。

  李奇老两口没走,仍旧住在温室旁边的小屋里,平时就看着烧烧锅炉控制一下温室内的温度。

  宋希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李奇身体不错,现在天气不是很冷,烧锅炉也不算十分累,每月给几个工钱,平时送些肉菜,住得近照顾着也方便。要是住在他们自己家里就不行了,穿过半个村子去给人送东西的话就太打眼了。李奇老两口都很厚道,冬天伺候温室的时候也很尽心。有人过来买菜的时候看得很紧,又不怕得罪人,要有那想占便宜的,都直接给撅了回去。

  过完五一天才放暖,只是气温仍旧不高。

  村民等不及,地一化冻就蒙上地膜种了庄稼。镇上农技站的地膜很快就供不应求了,价格也一涨再涨。

  宋希去买化肥,发现好多东西都涨价了,而且不是一点半点,涨价最少的复合肥也足足贵了三成。

  农技站老板说:“外头粮食涨价了,原来两块五的大米已经涨到三块五四块了。”

  宋希愣了愣,沉默了。去年遭灾的地方多,各种各样的天灾,欠收已经不算是最坏的情况了。像草原上那场冻灾,死的牛羊不计其数,经济损失且不说,光冻死的人口数目就已经很惊人了。经他这双手挖出来的就不下两位数了。

  粮食终于涨价了。

  收成始终不好,当国家储备粮跟不上时,那时又会怎样呢!

  宋希沉默着买了许多地膜,准备把那四亩地全部种上粮食。

  两亩冬小麦返青了,长得很不好,这里缺一块那里缺一块的,跟斑秃似的。

  宋希把靠近温室那边长得最好的小半亩麦子留下,剩下的全都铲掉重新翻过地种上了新庄稼。一亩黏高粱,一亩花生,一亩黄玉米,剩下半亩多地种了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