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1节(1 / 2)





  郑重的行礼,叫一群还笑着的人都顿住了,最后却都郑重地朝着刘元作一揖道:“必不负天下女子。”

  琼容也罢,回到长安安顿的刘元也罢,从有了女兵开始,刘元让人不断地救济女子,也让她们自强起来。

  而琼容与各家的夫人常有往来,有些想法早就烙进了人的脑子里,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人当回事,实则她们全都记在心上,只是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

  都是家里培养长大的,其实她们并不比家中的兄弟差,也明白不做则矣,若要做就要一次做成,男人们不会给她们第二次机会的。

  因此一直都在蛰伏的人,终于等到了机会,看到科举的诏书出来,一开始她们还没明白,还以为不过是男人的专场,不想叫琼容一指,再有北境传来的消息,科举一开,不仅仅是郎君,女郎也可以参加。

  原以为事情没那么容易解决,当得知朝堂为着此事吵了起来,刘元怼得反对的人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她们知道机会来了。

  等了那么多年,她们终于等到机会了,太好,太好了啊!

  亲耳听到刘元的话,引得她们再一次作一揖,“亦不负殿下所给我们的机会。”

  对啊,机会,这样大好的机会,都是刘元为她们争取来的,她们一定会牢牢地捉住,绝对不放过。

  旁边的郎君听到女眷里传来的动静倒是好奇着,伸长了脖子想看看女眷那头究竟都出了什么事,怎么那么多人在说话,难不成她们还一起学习不成?

  “该不会是隔壁有什么先生在与她们上课吗?”

  “说是先生是也不是吧。是长公主殿下来了。”刘元进来的时候并没有瞒着人,她这么大的动静总也有人看见,看见的人立刻答来。

  “长公主殿下来了没来看我们,倒是先去看她们。”对于女子的轻蔑由此可见,叫听着的人不客气地反讥一句,“该提醒你一句,你认为不该去看的女子,长公主殿下也是女子。”

  惊觉说错了话,倒是想改口的,却听到旁边的院里再次传出了笑声,心里就跟猫捉一样的人好奇地拉过一旁的人道:“殿下来了就直奔女人们的院里去,你们说殿下会不会告诉她们考题?”

  此言一出立刻引得一群人喝斥道:“慎言。”

  “要不然殿下怎么会往女眷们去,却不说来我们这里看看。而且让女子参加科举一事还是殿下提议的,殿下想让女子们争气,未必不会先将考题公布,公主殿下是长安科考的主才官。”

  “你莫说话只说一半,不错,女子参加科举一事是殿下提议的不假,但是开科举一事本就是殿下提议的。殿下尚未走,你怎么就知道殿下不会来看我们了?”

  总有脑子清醒的人,“况且你方才所言是在质疑殿下的人品,你最好想清楚了,有些话别乱说,否则最后是什么下场你知道?”

  质疑刘元的人品,满朝的臣子还没人有这个胆子,眼前的人倒是什么话都敢说,却是不带脑子的吧。

  带脑子的人必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带脑子的人,也别拉着他们一起下水。

  “长公主殿下诏见,让所有人都往院前去。”应着那人的话音落下,有人来报,道是刘元来了。

  第一个说刘元的人一下子站了起来,赶紧的就要穿衣裳,却叫旁边的人拉住了,“公主殿下来看我们了,你说以科举取士这么多,殿下会不会将考题告诉我们,让我们都可以提前准备。”

  拿了方才那人说的话来堵人,叫那人脸色不好,赶紧的讨饶道:“方才是我出言不逊,有辱殿下,你就别再笑话我了。”

  “祸从口出,阁下往后还是管管你自己的嘴。天下谁人不道科举取士公平公正公开。你要是信不过殿下,就去学宫的墙上看看北境的卷子,各卷都有殿下的批注,就算没上名次的人都有。”

  “我们这些人报名而来,有多少人冲着殿下的批语来的。你若只求于功名而看不到人品,这场科考你也不需要参加了。”

  一番话怼得人无可反驳,却也叫人脸上的不好,因而朝着那人道:“你,你凭什么管我?”

  “不想管你,只是大家同居一室,你不要命了我还要,看在你初犯的份上,我没把话提到殿下的面前,可是你呢,你可想好了,这一次我饶过你,下一次却不打算还让你轻轻松松掀过。”

  “你……”说话的人自然知道若是他说的刘元是不是会将考试的内容告诉刘元的话传到刘元的耳朵里,他绝计讨不了好,听到室友的威胁,又气又羞。

  “好了,不过一个小人罢了,虽不知出自哪一家,就这样的心胸断无中考的可能,何必与之计较,失了风度。”

  骂人不带脏子的人并非只有一个,听听眼前的人一番所指,倒是比怼话的人还要狠,引得一个个都偷笑。

  被直接断言绝对不可能上榜的人,指着所言的人想还上一句,那人却轻飘飘地看了过来,想骂回去的话,那人却不知为何骂不出来了。

  “走走走,快点走,莫让长公主殿下久等了。素闻殿下威名,听说殿下也是长得极美,能得见殿下的真容,实是三生有幸。”拍马屁的人,打听刘元诸事的人从来不少,都是对刘元充满了期待。

  刘元才从女眷里来,厚此薄彼的事刘元不做,也不会在这样的关头让自己落下把柄,故而往郎君们的院子来,看着陆续出来郎君们,刘元笑了笑,“都说参加科举的郎君们长得极好,我还以为是请人的人见识太少,今日一看,确实如此。”

  本来见到刘元的容貌正吃惊着的乍然听到刘元先夸起他们来,自诩长得好看的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谦虚地道:“殿下过奖了。”

  分外的异口同声,刘元笑着再道:“才貌双全才是两全,你们长得好看,才学也得配得上你们的容貌才可,否则岂不让有人机会说你们有貌无才,这可比有才无貌更叫人伤心。”

  听听刘元的话,谁能想到这竟然是杀敌无数,令匈奴闻名而丧胆的始元长公主,一度地让人以为刘元是不是被换了。

  “殿下果真是公主殿下?”总有人问出心听疑惑,并未听说过始元长公主和蔼,可是眼前的公主真不太像他们时常听到的一个人。

  刘元轻轻笑出声来,“看来外面传得我很是凶恶,不过与你们一番玩笑,倒让你们以为我遇上一个假的了?”

  才说着话却敛去了笑容,就这一变,下面的人都不禁绷紧了身子,因而正色地看向刘元,刘元负手而立,“开科举是我与朝廷提议的取才取士之法,相比许多年不变的世袭罔替,朝中官位都由既定的人家来做,却是足以撼动天下贵族的。”

  里面出身贵族的人听着刘元的话,心里百转千回。

  而刘元再一次地开口道:“故,你们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吗?”

  机会难得,贵族之中其实也有人知道的,毕竟家里的人口那么多,可是官位只有一个,给得了一个人,给不了两个三个,要是人口多点的人家,碰上一个偏心的父母。呵呵,永无出头之日半点不假。

  “殿下,我们明白。”大半的人都明白,只有小半的看着人人都表态说明白,也只好装着自己也是明白。

  “我不管你们明不明白,但是大汉取才取士,凭的都是真本事,你们文章做得好是本事,若是有一技之长,做到旁人做不到的事,那也是有能者,朝廷必会重用。”刘元一番话说下来。

  有人聪明地道:“殿下的意思,其实就算不认字,不懂礼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能为大汉出力,为大汉的百姓做出一番事业来,殿下也会用之,并不会歧视。”

  “那是自然。刘氏早年不过一介贫民,可是刘家有了今日,也并非凭空而来的,却是家父有识人之能,用天下有能之人方得天下。”刘元肯定地告诉他们,也不怕把自己的老底再掀一次。

  下面的人听着刘元把自己的出身还有驾崩的先帝都提拎出来,想想也对,若是有人才不会用,这天下能叫刘邦得了。

  刘邦善用人天下皆知,而刘元其实同样也善的,若非如此,刘元手里也没那么多人可以供其驱使。

  要知道天下多少始元学宫,那得要多少人,要这么多人帮着刘元教导学生,要是刘元不会用人能这样?

  “用你们的本事告诉天下人,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出仕为官,大汉要开创一代盛世,非一人之力可成,诚请天下人一道出力,我们一道为了盛世太平而努力,你们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