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娘文里的炮灰前妻第58节(2 / 2)


  “老孙,你说说,军区同意军属随军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还是为了让我的兵过得更累?”

  孙秀娥听他说完这些话:“老关,我不是这个意思。”

  关兴国说完这句话,点起一支眼,“好了老孙,我知道军嫂有很多委屈的地方。可是既然做了军嫂,这些委屈她们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说着他抽了一口烟,弥漫的烟雾掩盖住关兴国脸上若有似无的伤感:“老孙,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的军嫂还能随军,只需要在家里忙活忙活家务,照顾照顾孩子,生活安定平稳。你说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以前咱们这些当兵的,走南闯北,夫妻好多年都见不了一面。我跟我家里那个,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咱们老一辈能受的苦,她们新一辈就受不了了,你又何必折腾来折腾去的?我看现在军嫂的日子已经够好了。”

  说着,关兴国抖了抖烟蒂。

  老关至从他妻子去世后,都快十年了吧,一直都没有再娶。说起来他这一辈子也过得不容易,青梅竹马的妻子早亡,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唯一剩下的一个女儿心里还一直埋怨他。

  孙秀娥见他都把自己的伤疤揭开,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下去。

  现在的日子跟以前抗战的时候相比,那真是比天堂还美,可是不能因为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就不能想过得更好吗?有了问题,肯定要解决!

  孙秀娥也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人,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本身也是一个固执的人。

  俩人谁都没有说服谁。

  余桃见气氛沉默,从孙秀娥身后走出来。

  “孙主任,关司令,你们一个站在我们军嫂的角度,一个站在军人的立场上,意见有差异也能理解的,你们都是好领导。”余桃小声道,“可是现在咱们有机会有能力,让军嫂和战士们都过得更好,你们根本不用起争执。”

  关兴国看了余桃一眼,把手中的烟摁在烟灰缸中熄灭,对着孙秀娥问道:“老孙,这位女同志是谁,你还没给我介绍呢。”

  孙秀娥道:“她叫余桃,从乡下来的,刘青松那小子的童养媳。”

  刘青松关兴国印象深刻,那小子还是他看好的苗子。

  听完孙秀娥的话,关兴国诧异的看了余桃一眼,实在余桃跟关兴国见过的童养媳一点也不一样。

  想想□□在抗战时期,路过贫困的农村时,也解救过不少童养媳,那些童养媳后来加入革命,有不少人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关兴国又理解了。

  他从来不小看女人,要是有条件他也会支持孙秀娥的工作,只是他这个当司令的,更为自己手下的兵多考虑一些。

  “你好呀。”关兴国冲着余桃和善地点点头,眉心的深刻纹路也松展一些,刚才跟孙秀娥据理力争的模样已经不见,他对着孙秀娥道,“老孙,你这个时候带着青松那小子的老婆来我这干嘛?”

  又不是没有人投诉孙秀娥因为邱文辉跟刘青松的关系,破格让余桃“走后门”进入妇委,孙秀娥怎么还带着余桃找他来了。

  若不是相信孙秀娥还有邱文辉的为人,关兴国都忍不住怀疑了。

  孙秀娥也不管关兴国怎么想的,直接把手里的本子拍到关兴国桌子上:“你先别问我其他东西了,老关,关司令!你看看这写想法到底能不能行,看完再来说我是不是瞎折腾!”

  说完孙秀娥就拉着余姚坐在一边的木质红沙发上,一副有脾气的样子。

  关兴国看她一眼,见孙秀娥这幅他赶走赶不走的模样,彻底没了脾气,他一边低头翻看一边在嘴上说道:“我倒要看看,你到底卖什么官司。老孙,我先说好了,若是在我这你得不到同意,以后你就别再为了给军嫂争夺更多的福利来找军委了!”

  孙秀娥不理他,只冷哼一声:“关司令,你先看看再说。”

  关兴国叹息一声,低下头快速地把孙秀娥给他的那几张草纸翻了一遍。

  余桃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害怕自己大话在两位前辈面前已经说出去了,关兴国却不同意。

  说实话,余桃对自己的想法很不自信,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计划,而且这份手写的计划,现在竟然还拿到军区的大领导这里,等待他的审阅。

  余桃听刘青松说过关兴国的事迹,一直以来打心眼里敬佩他。

  眼前这个人简直是一个行走的功勋章,他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可以说华国的建立离不开他们这一批老革命家的贡献,甚至放在后代,关兴国是能够写在历史书上的存在。

  现在,余桃这个从乡下来的小小童养媳,竟然亲眼看到关兴国,还跟他面对面,自己写的东西竟然还能被他亲自翻阅,余桃怎么可能不紧张?

  她握了握放在膝盖上的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关兴国不知道余桃这个小辈心里的想法,他把手里的几张纸大致翻了一遍之后,抬起头诧异地看了孙秀娥一眼,又从头开始看起。

  孙秀娥一直在一边用余光关注着关兴国的神态,见他这样,忍不住有些得意地笑道:“咋了,老关,看完你还说我是瞎折腾啊?”

  孙秀娥对余桃的那些想法很有信心,她知道老关看完一定会动心,所以一开始就拉着余桃过来。

  能让关兴国这个老顽固改变想法,孙秀娥心里就跟大伏天喝了甘甜冰凉的井水一样,真是浑身都舒爽。

  这次轮到关兴国懒得搭理孙秀娥了,他埋头把稿子看完,一边看一边思考着可行性。

  余桃的计划书,并不是盲目的,她思考了方方面面的困难。

  这份计划一开始的确是一份促进军嫂进步的计划书。

  第一则她就写了,想将军嫂的思想课改为扫盲课,让孙秀娥请一些有文化的人,甚至是有文化的军嫂来长期充当老师,给其他不识字的军嫂扫盲。

  扫盲要根据军嫂的实际情况来,军嫂们不需要通过扫盲成为大文豪,她们只需要会认写生活中常见的字,比如大白菜多少钱一斤,布匹,厕所,招待所等等生字。

  除此之外,军嫂还需要掌握简单的算术运算,能够确保她们生活中计算自己家庭中的财务支出。

  把这些切实的,军嫂需要的东西教给她们,并且实行奖惩措施,学得好的有奖,甚至登上光荣榜,学的不好的没有奖金,惩罚竟然只是檫黑板类似的小惩罚。

  不过,光学得好有奖金这一项,就可比孙秀娥搞那些劳什子思想教育课要好多了。

  关兴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这份计划书上把支出成本,甚至是预计开课时间长短都写了下来,关兴国看了忍不住点头。

  成本很低,只需要五六十块钱,开课时间只需要两三个月,军嫂若是都扫盲了,对军人也是有好处。

  这还仅仅是余桃的第一个计划,后面余桃还写了,军嫂扫盲过后,甚至是扫盲期间,军区要尽可能地增加军嫂的工作机会。

  让军属们有了不靠别人就能活下去的能力,让她们挣到钱,比什么大道理都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