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章(2 / 2)

  开饭的时候,方正更是亲自牵着小弟弟的手,一边走一边提醒,“这边滑哦,这里有台阶,小心呀。”

  落在大人眼中,这活脱脱的就是一只大肉包牵着一只小笼包前进的场景……

  曾茹很好笑的问自家儿子,“弟弟喜欢你了?”

  方正嘿嘿一笑,表情略陶醉,“嗯,妈妈,弟弟好软哦,还香香的……”

  饭桌上,元鸥还开启了一瓶她去年亲自酿造的梅子酒,获得了百分百好评。

  梅子酒分两种,一种是比苹果绿更深的绿色,材料是青梅;另一种是玫红色,原材料是杨梅。

  梅子酒度数之比葡萄酒略高,口感酸甜爽口,不宜上头,非常适合解油腻,而且颜色又漂亮,十分有情调。

  除了梅子酒之外,元鸥还酿了樱桃酒、杏子酒和苹果酒,年份都是一年上下,今天还是第一次开瓶。

  本来是打算卖来着,不过后来元鸥算了算,酿酒的周期太长,而且单靠她一个人的纯手工,数量又多不上去,远不如做别的买卖赚钱,因此索性留下来自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份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礼不是?

  小孩子总是很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于是一大一小两只包子齐刷刷的看过去,小眼神儿挺渴望。

  一眼识破儿子想法的方城很干脆的打消了他的念想,“别看啦,这是酒,成年之前想都不要想。”

  方正小脸儿一红,垂头丧气的哦了声。

  第二天,元鸥又见到方城夫妇,对方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决定要退出春晚了!”

  曾茹有点自嘲的笑笑,“我们果然还是不大适合走那种过度包装的路线。”

  而且昨天晚上经纪人来电说,总台那边发话,说希望他们要么将《金蛇狂舞》重新改写加工下,要么看能不能融合中西专门谱一段新曲子?

  夫妻俩觉得挺无言以对,改写?

  说得轻巧,其实很多时候改写还不如重写呢!

  因为你既要保留原曲的精华和基本特征,又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这就好比要将两栋大楼不经过拆迁的手段强行扭到一起,难度方面绝对不是那种一加一等于二的算式。

  可要是重新谱曲,且不说距离晚会最终截止线仅剩两个月的时间,而且什么见鬼的“热烈欢快,能充分表达劳动人民丰收喜悦心情的乐曲”本来就不是他们的长项,就算是勉强能做完,还要一遍遍修改,练习,然后跟会场沟通,从零开始彩排……

  基本上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思来想去,算了,我们不玩儿了。

  元鸥跟着笑道,“也许喜欢粉丝们爱的就是你们的这种特质啊,尊重自己的心意才是最好的吧。”

  方城点点头,“真是一身轻松啊,真正下了决心以后才明白,原来一直担心的事儿其实并没有什么,哈哈。”

  元鸥忽然就有点感同身受,“对,怕的就是下不了决心。”笑了下又问,“那你们接下来可以好好休息了。”

  “是啊,”曾茹很爽朗的笑着说,“过几天小正也该放假了,我们准备带他出去玩玩,中间也许会顺道拜访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或许还会有几场慢节奏的演出,哈哈,总之没有不合适的舞台上那些不合适的情况!”

  ☆、第五十五章

  为了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元鸥决定集中精力应战,啊,不对,是让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她必须得研究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

  元鸥决定从果子酒上下手。

  将酒水添加到甜品中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稀罕的是看你怎么加出新意来。

  水果、巧克力和奶油,甜品中的三大主旋律。

  水果添加相应的果子酒制成浓稠的果酱,外面用柔韧的酸奶包裹;

  果子酒调制的巧克力酱,注入硬质厚巧克力壳内。

  其实所谓的甜品不过也就那么些花样,所差的只是口味和表达方式,些微的比例差别就会造成口感上的莫大差异。

  果子酒加多了辣嘴,酒量差点的话多吃几颗竟然还会上头!

  而加少了又没有酒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做了几个样品之后,元鸥自己尝了下,又广泛邀请周围的人前来品尝,最后终于确定下近乎完美的比例,而到那个时候,有幸参加试吃的人们已经差不多想要绕圈走了……

  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这么个吃法呀!

  最重要的内在确定好了之后,元鸥又特意定了一批模子,根据夹心的种类分成不同造型,上面还有相应的水果图案,这么一来即容易区分,又提升了点心的颜值。

  基本上就是两大类,酸奶外皮果酱夹心和熔岩巧克力糖,后者里面加的是半液态的果子酒味巧克力酱,每个均约核桃大小。

  第一批完成品做好之后,方城曾茹那边一种一盒,再就是黄源谁的,就连尹老爷子也送了两盒,就是不知道老头儿吃不吃的惯。

  结果几天后曾茹笑着跟她抖搂自家儿子的黑历史,说那天点心拿回去之后,方正以为是普通的糖果,也没问就一连吃了好几颗,然后等曾茹发现的时候,小朋友已经是满脸酡红,一边哼着不知哪个国家的调子,一边满屋子乱窜,甚至手里还抓着两颗果子酒糖果!

  曾茹当时就笑疯了好么,也不忙着换回儿子的神智,而是直接把老公叫来,然后这一对儿无良父母就在那儿笑了大半天,还那录像机把这一段儿录下来了,简直令人发指!

  新款糖果正式发售当日早上,元鸥亲自到店,然后迎来了第一位顾客。

  嗯,还是熟人呢,就是当初开创了吃榴莲的先锋,最后伙同大家将整栋听唐大楼闹的“香”飘万里的姑娘。

  这姑娘是个甜食控,每天至少雷打不动的来糕点屋两次,早一次晚一次,如果午休时间宽裕的话绝对会再来一次。而糕点屋的新品,如果没有特属情况,一般她绝对在第一批品尝的人当中。

  “咦,新款!”

  一进门,榴莲姑娘就惊喜的喊了出来。

  元鸥笑眯眯的点头,“对呀,你眼睛真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