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大画家第82节(2 / 2)


  周大哥已看穿一切,年轻人的世界,大概便该是这样的酸涩与美好吧。

  ……

  ……

  心急火燎赶回家,华婕吃了颗妈妈晚上刚炸的土豆丸子,双手抱着书包,直冲回房间。

  掏出沈老师的作业,看了眼自己的时间规划表,开始做卷子。

  整理出几套包含语数外等所有科目的卷子,从练习册上扯下来,她开始自己模拟考试。

  规划就是做几天卷子,然后哪里不会补哪里。

  写一个小时卷子,画一个小时画,中间休息10分钟,上厕所,眼保健操,伸展手臂。

  时间很紧,华婕忙起来几乎脚打后脑勺。

  不过规划虽如此,但真正执行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

  比如第二个小时画画,不知不觉就超过了时间。

  她没有急着临摹画,先尝试了数次沈老师做的技法示例。

  确定这些基础技法已经熟悉了,又去重新观察老师那副示范画,观察出一些新的信息后做记录。

  除去练熟了的技法,观察和记录好画上呈现出的其他画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结论和以往绘画经验去做尝试。

  沈佳儒不可能让她画自己不可能看会的东西,所以这幅示范画一定是在她能力范围内的。

  把持着这个想法,她几乎是全身心钻进这幅画里,连妈妈进屋端给她一杯热牛奶,她都没注意到。

  半个多小时后,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尝试着临摹一次了,抬起头才发现牛奶。

  香喷喷的奶香涌入鼻端,杯子上方凝了一层鲜奶皮,她最爱这一层,先将奶皮舔吸入口,抿化了吞掉,才去咕咚咕咚喝牛奶。

  伸个懒腰,她铺纸,先用铅笔简单打型,然后湿笔调色开画。

  华婕色彩敏感度极强,几乎是看一眼颜色就知道怎么调,加上之前看画做的笔记,在这方面完全没浪费时间。

  之前在画室里,沈老师来看她时,曾提点过她,水彩颜色湿着时很深,干后会变浅,这句话她始终记得,对于此次临摹也有很大帮助。

  基本上需要一次到位的颜色,她都调的很好,没有出现返工叠色的情况。

  虽然她的水彩水平是刚入门,但重活一世的观察力惊人,对于绘画的理解也跟真正初接触水彩的人不一样。

  加上提前做的练习准备,她第一遍临摹便有了七七八八的效果。

  左手捏着沈老师的画,右手举着自己的画,她反复对照,结合自己画时有滞涩感的地方,开始新一轮思考。

  又是一通笔记分析和记录。

  室内的暖光打在她面上,少女眉心微锁,睫毛轻颤,目光凝实,专注如一尊会发光的雕像。

  华婕原本准备分析后立即进入第二轮临摹,但捏着沈老师的画,她忽然顿住。

  老师之所以会给她这幅画让她临摹,当然不是为了给她找点事儿做,他是要通过这幅画教她如何画水彩。

  伸手抚摸过这幅画,她深吸一口气,又缓慢呼出。

  站起身,她将这幅画放远,然后抱臂仔细打量。

  这一回,不再使用研究和学习的眼光,而是放开胸怀去欣赏。

  然后,她看到了技法之外的东西。

  纸张上水的流动,水彩的清透,远景晕染在水中的朦胧,近景深色浅色干画时强烈的冲突对比,以及那些不是用白颜料突出来,而是画画时毛笔避过留下的空隙。

  这些透气的留白,使蒙着水汽的画,在呼吸。

  那些颜色仿佛卷在流水中,潺潺流进心房。

  华婕忽然笑了。

  盯着画笑了一会儿,她又急匆匆坐回椅子,伏案开始临摹第二幅。

  沉浸在美好的图画中,那些技法忽然像忘了,又都自然而然呈现在笔下,柔软的毛笔时而饱蘸水,时而干干的只卷了颜料,刷刷大笔挥洒,无声细细勾勒。

  再抬头时,又过去45分钟。

  于是,本来应该一个小时的画画时间,就这样延长成了2个小时。

  华母才准备好了包包子的馅,面也发上了,明早起来可以直接包起包子来给女儿当早饭。

  瞧见华婕伏案沉浸于学习和画画中,忍不住有些心疼。

  高中前放学回家,总是磨蹭着写作业,然后便黏着要看电视。

  忽然长大了,这样下苦工学习,她这个当娘的还有点不习惯。

  不仅如此……

  今天连跟她抢遥控器的丈夫都没闲着,在家干了一天木匠活了,晚上也不歇息,仍在院子里敲敲打打。

  她端着一盘炸土豆丸子,放在桌上没人吃。

  自己坐在电视机前磕了会儿瓜子,忽然有点寂寞,干脆也不看了,站起身开始收拾屋子洗衣服。

  于是,当华婕中间休息,出来上厕所、倒水喝时,便发现爸爸在做家具,妈妈在收拾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