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2 / 2)


  年氏大约是为了和静怡比一下, 当即也点头应了,说是大家各自捐献一点儿就好,不用走公中的银子了。李氏则是有为弘时积福的意思,也忙应了下来。

  她们两个,年氏是出身大家, 私房银子十分丰厚。李氏是资格老, 之前又受宠过很长一段时间, 私房自然也都不少。于是,一个人出了五百两银子,再加上福晋的一千两,这就是两千了。

  静怡叮嘱了王嬷嬷, 不用太惹眼,所以静怡这边,王嬷嬷做主,和年氏李氏的一样。

  耿氏倒是有些为难,但她到底是生了个阿哥,手里头也是有不少银子的。咬咬牙,就拿出了二百两。武氏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自家也是官宦人家,不少这点儿银子,同样大方的给了二百两。

  唯独宋氏,宫女出身,本身就没多少家底,又身子弱,时常要吃药,眼看着别人都拿出来了银子,她脸色涨红,就有些尴尬了。

  “宋妹妹身子不舒畅,常年要吃药,手头上怕是不方便。”李氏一眼就瞧出宋氏的为难之处,她这两年性子改了不少,又有些怜悯宋氏和她几乎一同进府,现下却混的十分凄惨,就忍不住说道:“我给宋妹妹出一百两银子。”

  福晋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看李氏,李氏还有些不自在:“我也是想攒点儿功德,日后多做些好事儿,也好……”说了一半顿住了,福晋却是明白李氏的意思了。

  这些年她辛辛苦苦为胤禛打理后院,从不许雍王府出现什么龌龊事儿,更不许有什么人命相关的事儿,一部分,或许是为了自己舒心,她也不愿意成天活在别人的算计之下。

  索性,大家都别算计了,各自安安分分的,王爷喜欢宠着谁就宠着谁算了。

  其次,也是为弘晖着想。她只盼着自己各方面都做的好了,让王爷满意了,将来,能给弘晖过继个香火,弘晖虽然是没成年就过世了,但也长了八岁。自己在的时候,她能给弘晖上柱香什么的,可等自己没来呢?

  难不成,就让弘晖孤零零的自己在地底下受苦?

  而且,她不沾带人命的事儿,也是和李氏这会儿差不多,只想着能积点儿德,能庇佑一下地底下的弘晖。

  这为人亲娘的,总是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她只盼着,下辈子弘晖能投个好胎,看在自己为他攒的那些功德上面,也别有地府的人去为难他。

  “我也帮宋妹妹出一百两吧。”福晋温和的说道,见宋氏想起身,就摆摆手:“不用道谢了,你若是真觉得过意不去,就帮我抄写几卷佛经。”

  宋氏忙点头:“好,奴婢回去就抄。”

  “也不用太着急了,来着了倒不好了。”福晋说道,见年氏要开口,就摆摆手:“这些银两应该是足够了,不用别的了。李妹妹,这两天,你帮我看看账本,我让人去办这事儿。”

  李氏忙应了下来,福晋摆摆手,让众人都散了。

  等胤禛从宫里回来,福晋就让人去请了胤禛过来,说了这事儿。胤禛倒是不反对:“只是你也小心些,莫要上当受骗,前些年,李家施粥,竟是弄了发霉的大米,这事儿可是京城里的笑柄,但凡提到施粥的事儿,谁不说李家的这龌龊?你既然是要买药材,就让信得过的人去买,宁愿贵一些,也要买那上好的药材。”

  李家那事儿,就是一笔糊涂账。最重要的过失还是在那李家男人身上,若不是他宠妾灭妻,非得让个小妾管这施粥的事儿,那小妾怎么会换了那大米?

  侍妾出身,能有多高远的目光?只想着那吃布施的老百姓都是没见识的,肯定是吃不出来的,却没想到就算是灾民,也是有那嘴刁的,陈米不要紧,关键时候能活命就行了。可发霉的大米,那可是要能要命的东西。

  你不做这善事,那肯定是没人要求你这要求你那的,但你既然是做善事,就不能不将老百姓的性命不当回事儿,这灾民里多的是老弱病残,死了几个算谁的?

  这事儿闹出来之后,李家那脸面可是丢大了。

  原本李家算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商人家了,出了这事儿,这两年,李家迅速的就落败下去了。现在取代李家的,是郑家。人家做善事,那可是实打实的拿出银子来了的。

  三十万两啊,都快比得上朝廷最鼎盛时候,国库内存的十分之一了。

  当然,现在的国库,肯定是没那么多银子的。

  “我做事儿你还不放心吗?”福晋笑着说道:“我肯定会派了信得过的人的。”

  胤禛点点头,然后,夫妻俩就没别的话说了。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福晋先开口了:“这两天你比较忙,要多注意休息,身体是最重要的,没了好身体,你就是想做什么都做不成了。”

  “我会注意的,你也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胤禛点头说道,福晋是没话找话说:“前院的炭火够用吗?要不要让人再送点儿?”

  “不用,够用的,倒是元寿和天申那边,你多注意些,小孩子受不得凉。但也别太热了,这一冷一热的,对身体更不好。”胤禛说道,福晋笑了笑:“放心就是了,我会让人注意的。”

  然后,又没话说了。

  福晋绞尽了脑汁的想话题:“这布施的银子,是几位妹妹自己凑出来的,没有走公中银两,算下来,凑了也有三千两,能够买好几车的药材了。”

  胤禛点头:“也是福晋明理,她们才会听了福晋的话,不如我也捐献一些吧,一会儿我让人送些银子过来。”

  “也行,是王爷的一番心意。”福晋点头。

  然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胤禛说话,福晋就觉得有些没意思了,索性端了茶杯送客:“王爷定是有不少事儿要忙,我就不耽误王爷的时间了,王爷回吧。”

  胤禛顿了顿,点头说道:“有事儿就尽管让人去叫我。”

  福晋应了,目送胤禛出门,忍不住叹口气,她其实也有点儿不太明白,怎么突然就走到这一步了呢?夫妻俩,除了正事儿,竟是连一句闲话都没得说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喜欢找胤禛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从弘晖过世开始?那会儿自己痛失独子,又怨恨胤禛宠着李氏,心里带了怒气,就时不时的和胤禛冷战。

  也或许,是从胤禛一次次的错过自己的生辰开始?

  男人大约是不在乎这些小事儿的,他们心里有大事儿,有整个天地,有整个朝堂,有天底下所有的百姓。可女人不一样,当她发现自己在男人心里的地位越来越小的时候,这份儿感情,大概也就走到尽头了。

  或者,是从别的女人生了孩子开始?就觉得,这王府,好像不是自己的家了,而是胤禛和别的女人,别的小孩儿的家,她就是一个误入的客人,若不是还管着这府里的事情,她都要以为自己是外人了。

  也可能是从她拒绝了胤禛用自己娘家兄弟的时候开始,他们两个之间就气了间隙的吧。

  算了,别去想了,反正也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胤禛是个要脸面的,也是个重视规矩的,下面的侧福晋们虽然各自有小性子,自己也还是能压得住的。

  她也没儿女要为之谋划,自己活的也算是舒心,就没必要再委屈自己去跟别的女人争宠了。情情爱爱这种东西,拥有的时候也并不觉得多重要。失去了,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又不是没了这种东西就不能活的,这天底下,又有多少女人是能拥有情爱呢?至少,她还算幸运,嫁给的是胤禛,而不是其他阿哥。

  否则,怕是连正妻的体面都维持不住。

  这世上,总有比她更凄惨的人。

  其实弘晖没了的时候,她未曾没想过要跟着去了,可不行啊。她得为弘晖积攒功德,她得为那拉家着想。那拉家没了阿玛,兄长不顶事儿,弟弟不争气,她总得为那拉家谋划一条出路。

  再者,还有额娘在呢。她若是真死了,自己倒是一了百了了,可对额娘来说,她却是十分不孝的。这世上,死从来不是什么难事儿,难的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