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3章(2 / 2)

  “好,那这事情,我就交给你们姐妹几个了,谁负责点心茶水,谁负责器皿用度,我就不过问了,你们自己商量着来,行吗?”静怡再次问道,淑惠点头,几个小丫头都有些兴奋,当即就叽叽喳喳的开始商量了。

  一个说自己存着有好茶叶,可以拿出来待客,一个说想要穿今年刚做的那一身衣服,姐妹们都穿同一批次的,静怡就只听着不插话,等她们商量好了,就只负责点头。

  圆明园这边的事情,胤禛原本也说是给静怡管着了,但这边的情况可比宫里的简单多了,静怡没用半个月就上手了。于是,这日子就又清闲了下来,正好小阿哥和小公主是好玩儿的时候,□□个月,不会说话,整天啊啊啊的,闹腾起来让人头疼,但笑起来又跟这样的天气在屋子里放了冰块一样,让人浑身舒爽。

  “这是怎么了?”静怡正在教孩子们学说话,就见胤禛怒气冲冲的进门了。她愣了一下,忙上前帮胤禛擦汗,顺便让人去拿了一身干爽的衣服过来:“又有谁惹你生气了?”

  胤禛腮帮子动了下,却是没说话。

  静怡将一边放着的绿豆汤塞到他手里:“笑一笑十年少啊,和那些蠢笨之人生气不值当的,下次谁再惹你生气,你就在心里默念十遍他是猪,然后就不生气了。”

  胤禛没绷住,笑了一下,但随即脸色又有些难看了:“朕竟是不知,外面将朕的名声给传成那样了!”

  静怡眨眨眼,猛然间想起来一件事情,她历史学的不好,但有个东西还是听说过的,那就是雍正皇帝让人出版的大义觉迷录,她当时还觉得写这个东西的雍正皇帝很可爱啊,被民间非议了,就要弄个辩驳书出来,可惜的是,他儿子很明显不太认同这种手段,乾隆登基之后,就将这些给销毁了。

  然后,就更坐实了雍正的弑父杀子篡位逼母的名声。历史老师讲的时候,还说乾隆这一招不行,你要是不心虚你干嘛要销毁呢?但静怡倒是觉得,乾隆也是为难,不销毁难道让那些酸儒拿着这东西嘲笑他爹吗?

  这世上有些人,就是眼瞎心瞎,他们要是认准了一件事情,你就是辩解再多,他们也只当是听不见的。雍正这一招,原本就是走错了。

  不就是舆论战吗?现代哪个人没见过舆论战啊?网络上每天那么多的事情,民生的,明星的,十件里面有八件和舆论有关系。所以这会儿,静怡忽然就觉得,自己有很重要的使命了!

  那就是保护胤禛的名声,就算不为胤禛着想,也是为了她自己,男人品性差,不就是变相的说她眼光差吗?明明她觉得胤禛是个好男人来着。再者,她也是为了让元寿以后不为难。

  “外面?皇上可知道谁在幕后操作?”静怡忙问道,胤禛皱眉不出声,静怡眼珠子转转:“外面是不是都在串传皇上刻薄寡恩,还有皇位来的不当之类的?”

  胤禛皱了皱眉,脸色越发黑沉:“竟是连后宫女人也都听说了?”

  “我没听说,不过我能猜出来,你是皇上嘛,能从名声方面说的,也就这几样,孝顺啊,好色啊,贪财暴敛啊,横征苛役啊,但皇上后宫小猫三两只,汗阿玛和皇额娘也已经过世,每顿饭就六菜一汤,这样一来,还有别的好说吗?”

  静怡挑眉:“再想想近来发生的事情,皇上抄了内务府,这些人却也都不是干净的,他们不能说你滥杀,也就只能从刻薄寡恩上说了。毕竟,内务府多是宗室任职,剩下的包衣世家,也是伺候了先皇的,功劳没有,苦劳还是有的。”

  还有摊丁入亩的事情,大前年胤禛答应了山东巡抚,先在山东那边定点试验了一下,前年山东那边的税收就上来了。于是前年秋天,胤禛就让全国开始实施摊丁入亩政策。

  这摊丁入亩,说白一点儿,就是丈地计赋,丁随田定,意思就是说,你家有多少地,你就交多少税。你家有几口人,你家就有几亩地。

  但在康熙朝后期,土地兼并的很严重,更多的土地资源,是在少部分人手里的。

  这少部分人,多为举人进士,还有富商官员。

  胤禛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这些人将土地给吐出来,不吐出来的,那就多缴税。反正大清人口不算多,荒地也不少,实在不行,就给百姓们多分几口荒地,种个十来年,也能成良田。

  但这样一来,那些大户人家说不定就连仆役也没有了?百姓们有自己的田地了,谁还会去当个受欺压的佃户奴才啊?

  这政策前面年底开始实施,但现在,还没有彻底落实,有不少地方,胤禛得亲自派了钦差去才行。

  胤禛面色不太好看,静怡笑道:“皇上也是气糊涂了,他们既然能说,咱们难道就不能辩驳了吗?”

  胤禛眼神一亮,拍手说道:“确实,朕竟是糊涂了,他们能说,朕自然也能说,朕这就去写谕旨……”

  静怡嘴角抽了抽,大义觉迷录的出版时间她记不住了,但有一条,胤禛辩解的时候,好像有个罪名是杀子,能说的上杀子的,唯一一个弘时。

  毕竟元寿都活的好好的,弘晖他们又都是胤禛登基之前就生病死了的。

  可现在弘时活蹦乱跳的,胤禛也暂时还没有将弘时给过继出去的打算,所以大义觉迷录,也绝不是这会儿就发表的,难道因为自己几句话,胤禛就要将这本书的面世时间给提前了?

  她赶紧伸手拽住胤禛:“先别,我还没说完呢,谕旨是不能下的,你甚至不能亲自出面去辩解,这么说吧,现在在外面讨论你名声的是什么人?是普通百姓,再高级点儿,就是秀才举人了,你堂堂一个皇帝,要和一个老百姓去讨论你有没有被冤枉,这不是掉份儿吗?你看给你造谣的那些人,那幕后操作的,人家主动露面了吗?”

  胤禛大怒:“他们是怕朕将他们给砍了!“

  “人家那叫会用人,你堂堂一个皇帝,手底下就没几个能用的人吗?”静怡恨铁不成钢:“这就跟打仗一样,士兵对士兵,将军对将军,你现在一个将军,要去打对面的士兵,你是不是……”

  傻?

  胤禛皱眉,他这人,就喜欢实干家,像是岳钟琪啊,田文镜啊,张廷玉啊,油嘴滑舌的人他是不太看得上的。这和人辩解的事儿,不得找能言善道的人吗?这样想的话,好像没一个合适的啊。

  “先坐下先坐下,今儿我有个好主意,你不让我说我就觉得憋得慌。”静怡笑嘻嘻的说道,难得有她施展拳脚的时候啊,简直就是,好像发现自己忽然从一个残疾人变成了田径选手。热血沸腾,又很有荣耀感,以及责任感。

  当然,压力也是有那么一点儿的,但是没压力就没动力啊。

  “你能有什么办法?”胤禛皱眉问道,静怡瞪大眼睛:“瞧不起我怎么的?”

  胤禛那表情太明显了,静怡哼哼了两声,撇嘴:“我这主意肯定好,现在外面传播皇上坏名声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满族八旗子弟,甚至有宗室,还有朝堂上的大臣。第二部分,举人秀才乡绅之流。”

  “前者呢,我就不瞎出主意了,皇上随便想个政策,卡住了八旗子弟的钱袋子和口粮,他们就是想说也要先衡量一番了。”静怡笑着说道:“关于乡绅富户,这一类更好解决,谁给他们银子赚,他们就说谁的好话,皇上不如搞几个赚钱的项目,像是咱们那个钟表,可以找人合作,现在这铺子有些小,只京城这一块地方都满足不了,然后就是海运什么的。”

  “第三类人,举人和秀才,这一类其实是最不中用了,我觉得皇上都不用搭理他们。”静怡笑着说道,能跟着传闲话的,在静怡看来都是酸儒。要么是特别想当官儿的,要么就是蠢笨到家的。

  不管哪一种,静怡都觉得不是好人。

  “皇上现在最看重的,因为是最底下那一层。”静怡笑着说道:“这大清,宗室有多少人?朝堂上的官员有多少人?乡绅富户有多少人?秀才举人有多少人?普通百姓有多少人?前面那一群加起来,有普通百姓多吗?”

  胤禛摇头,别说是加起来了,就是再翻十倍,也比不上普通百姓多。

  “水能载舟,皇上只要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个盛世明君,那不管别人怎么泼脏水,你都能给自己洗干净了。”静怡笑着说道,现在胤禛烦恼的事情,再过个几百年,就不算事儿了,那会儿,到处都有为他洗白辩解的人。

  说完,静怡深觉得自己今天特别聪明,脑袋上简直是顶着智慧的光圈啊,但再仔细想想,好像自己说的那些东西,全都是纸上谈兵?没点儿能实际实行的?

  忍不住偷眼去看胤禛,就见胤禛一脸沉思,她自己都吓一跳,还真将胤禛给糊弄住了啊?

  他听粘杆处的人说外面那些流言的时候都气蒙了,光想着要怎么去给自己辩解了,竟然没想到直接去掐断这些流言。

  “还有更好的办法呢。”静怡想了想,就又凑过来:“要让群众忘记一个新闻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另外一个新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皇上手上有特别会打听消息的人吧?”

  胤禛很矜持的点头,若论打听消息,谁能比得过粘杆处?

  “那皇上可以让人创造一种小报啊,和邸报不一样,这种小报呢,就专门写别人家的八卦事情,比如说八福晋今儿又打了八贝勒一顿,或者谁家八十岁的老头子要纳妾,纳的还是十四五的小姑娘,再或者就是某某官员贪污受贿,抄家的时候在他府上发现有明朝的字画,宋代的瓷器,汉朝的玉器,秦朝的青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