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娱]制片人_98(2 / 2)

  至于什么“不甘心啊”、“无奈于对现实的妥协啊”等东西,威廉不是没有过这些情绪,而是早在几年前,惠勒“逼”他参加烟枪夺得最佳影片的那届奥斯卡时,他就想过了,并且想通了。简单来说就是——不破不立。

  很多事大多都是如此,在当下做的时候,是看不出效果和影响的,只有在很多年后的某天才会猛然惊觉,过去经历过的那些——无论好坏——正是成就了自己今日的财富。

  所以在对温蒂说出这些话时,威廉可以显得是这么的淡定从容,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情打倒。

  温蒂本来有些浮躁的心,也在威廉的“毫无感情”下,被莫名影响的清醒了过来,好像这不在计划中的“黑水”根本不算什么。

  好吧,哪怕它真的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困扰,她只在这里怨天怨地怨社会,也并不能改变局面。有埋怨的时间,她能做多少有用的事情啊,哪怕只是缩短一下爬到能真正改变这种局面的高位的距离都是好的。

  温蒂。小太阳。怀特一秒复活。

  米格侧目了一眼内心戏一看就很丰富的温蒂,虽然他不知道她到底九曲十八弯的想了些什么,但他可以肯定威廉刚刚的话里绝对没那么多鸡汤。

  威廉的话就是他的表面意思,他在很认真的回答温蒂的问题,为什么他们暂时还不能对潜规则说不。

  是的,暂时。

  威廉相信早晚有天他会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的,在他加入学院之后。

  好吧,我们必须承认,这个计划听起来中二了一点,但威廉是说真的,他是在很认真的这么想,并且也在很认真的把它当做目标来为之努力。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温蒂摩拳擦掌,准备好了要干一大票大的。

  威廉只有一个词回答她:“等着。”

  “……啊?”温蒂一愣,什么都不做?求别闹啊亲亲。不解释真的可以吗?潜规则这种东西,无论大家是不是都在做,又或者大多数人心里有没有数,只要拿到明面上来说,就肯定不会是什么好名声啊。哪怕总统竞选呢,都很怕别人说自己拿了哪个组织多少多少钱,拼了命的解释这是该组织捐给基金会的。你如今却能置之不理,连解释都不解释,这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威廉睁大一双滚圆的蓝眼睛看向温蒂,还是那么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

  那篇杂志文章上开的地图炮太大了,侧翼误伤了很多电影,不只《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一部电影被点名,历届已经获得了奥斯卡的电影就不说了,这届提名的其他四部电影也并没有逃过指责,只是没有他们的电影数据详细而已。

  别人都不着急,他们着急什么?

  “法不责众?”温蒂只能想到这个。

  米格摇了摇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普通人可不会因为觉得所有电影都在做,就能体谅你家电影也去这么做。”

  就像是贿赂。很多人都会受贿行贿,美国官员也不例外,甚至只会更多,连法官和检察官都能贿赂。媒体报纸上多少丑闻?大家对此好像早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总不能因为大家都在贿赂,所以贿赂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的吧?

  况且,以好莱坞电影界这点人和全国的普通观众人数作对比,他们也成不了众,最后只能是因为这么一件事,导致他们这一批人的名声都坏了。

  甚至说不定很多年的今天,他们也会被总结为一个什么什么门,全国性的特大丑闻案件的参与者。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疯了吗?好像他们的电影没搞过公关似的。”温蒂觉得对方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冒着得罪整个奥斯卡学院评委会的风险也要曝光的自杀式“袭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就是威廉决定“等着”的原因。

  “对方很可能不在提名范围内。” 米格则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却不代表没有,拥有“我不好过,你们所有人都别想好过”这种想法的,可是大有人在,对方没入围,于是恼羞成怒……

  所以说,对方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还有后手。

  无论如何,现在局势未明,必须按兵不动。

  “我们现在连对方到底是谁,想要针对的是谁、准备拆穿揭露的是一个方面,还是还有后手都不太能肯定,又要怎么对大众解释?”米格对温蒂如是说。

  对大众解释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千人千嘴,要解释就必须一击必中。否则一旦留下漏洞,或者没解释清楚,那第二次的解释就成了掩饰,成了“有问题”,成了“被打脸”,哪怕真的是清白的,也没人会信了。到时候真就连哭都没地方哭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果然如威廉所料。

  一开始大家都在按兵不动,打算等等看,搞娱乐的嘛,谁每天能不被“黑”个三五回的?要是什么都与之较真到底,那他们就不要想有正常生活了。

  冷处理,让对方没戏唱,很多事也就过去了。

  但很显然这一次的这事过不去,对方是来势汹汹、蓄谋已久。哪怕好莱坞的几大巨头和奥斯卡学院都集体变成了“哑巴”,也还是没能让事情凉下去,反而越闹越大,一再发酵……

  于是,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不是威廉,也不是其他好莱坞巨头,而是在杂志里被当做“高级交际花”配了图的女星吉拉汀。佩姬。

  五十年代的时候,佩姬在百老汇享有盛名,但也曾因为一部非百老汇的戏剧作品《夏日烟云》而负评如潮。几十年如一日的,她一直坚持活跃在百老汇和好莱坞,却还是只能算是二三线的女星,这一届奥斯卡入围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可以说算是她的历史突破。

  结果这个突破还没让她高兴两天,她就成了众所周知的“高级交际花”,1924年出生的她如今都一把年纪了,被按上这么一个名声实在是不太好听。

  佩姬的性格本身又不是个能忍的人,于是她在15日的时候召开记者会,解释了自己的“清白”。

  不仅否认了频繁出入颁奖季时的各大派对,连她所参演电影的公关费也被她一并给否认了。

  “这是子虚乌有的,我们只有宣传和推广费用,这是每部电影在上映后都会经历的必须阶段,如果你们一定要把这称之为‘公关费’,那就是公关费吧。但我可以对上帝发誓,制片方没有为我花哪怕一美分在所谓的‘拉关系’上。”

  新闻发布会上,佩姬说了很多,最后甚至声泪俱下,有她这些年走过的不容易,也有她一把年纪了还在坚持拍戏的种种辛苦,生活紊乱,瘦的不成人形。

  “我的孩子总是劝我,这么拼干什么呢?我也该到了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演戏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兴趣,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热爱着它。我并不觉得拍戏辛苦,只会觉得乐在其中。演好演坏,我都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我愿意为它风奉献我的全部。”

  简单来说一句话,她付出了这么多,这个提名就是她该得的。

  佩姬所参演的电影没有入围最佳电影,只有一个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制片方虽然觉得她这么说太莽撞,但还是给足了面子,一直配合佩姬的公关在宣传。

  也算是迎合了奥斯卡的获奖潜规则之一——自虐成狂。

  这算是黄金时代的好莱坞遗留下来的一个很糟糕的潜规则了,为了博得学院评委的好感,演员总会在宣传时拼了命的在这一块下功夫。

  毕竟他们有一个在黄金时代真的因病获得奥斯卡的“好前辈”。

  威廉在看到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报纸后,就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本人其实是很反感这种宣传的。他知道演员拍戏辛苦,所以一直十分体谅,尽可能的在生活上给他剧组的演员各种便利。在他看来,让演员去涉险,就是剧组的无能。无能并不能成为一种“光荣”。

  威廉能理解演员辛苦,却不赞同公关一直在重复黄金时代的各种“铁律”,就像是在鼓励后面的演员继续自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