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81(2 / 2)

  只见珠玉二人领着两个仆妇从后打了伞,一路行来。众人见罢,只听煦玉问道:“尔等今日起社,何人做东,欲在何处,拟以何题。”

  闻罢此问,便是其中最为兴致勃勃、急不可耐的湘云亦不敢答话,作副社长的探春只得出面答道:“回林大哥哥,我们预备同往日一般,在芦雪庵赏雪作诗,大伙儿随份子。诗题尚未拟定。”

  煦玉闻言颔首道句:“如此,芦雪庵可布置妥当?”

  贾珠从旁见状,知晓众姊妹碍于煦玉在场,无人再敢随心所欲地施展,便在煦玉身后对跟前黛玉递了个眼色。黛玉见罢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颔首,随后便对煦玉道:“回哥哥的话,此事是妹妹的疏忽。妹妹料想今日天寒,哥哥正于房中将养,定不肯出来。亦不敢就此劳动了哥哥。遂便想只是我们在庵中待上一阵,倒也尚未布置……”

  探春闻言忙接着道:“此番林大哥哥既光降,妹妹即刻遣婆子去芦雪庵笼地炕、烧炉子去。”说着作势欲唤人。

  煦玉闻说这此时芦雪庵尚无地龙暖炉,登时便踌躇着不欲前往。

  贾珠暗暗对黛玉探春做了个好样的手势,方开口对煦玉说道:“我的好哥哥,且住了吧,那芦雪庵傍山临水,风雪一吹,只怕较了园里别处更冷,何况那处本为垂钓所设,窗大漏风,你本便病着,若再往那处冒了风,铁定躺下了。”

  煦玉闻言只得放弃前往,只道是自己先回了外间,令众姊妹们作诗,待做好后送来他跟前。随后便命了一题,令众人做:“古人尝作《雪巢赋》一篇,曰‘巢成雪至,雪与巢会;式瑶我室,式珠我廨;空无一埃,点我胜概’,此番便以此为题,五言七言皆可,联古风一首,限韵。”随后又补充一句,“此题不难,且快些做成,写了送出园来交我审视。”

  正说着,便见一婆子匆匆进了园中,对珠玉二人说道:“侯二少爷来访,已领着往大爷书房中去了。”

  珠玉二人闻言,只得忙不迭一道出了园子。众姊妹送至园门口,方一道转身往芦雪庵而去,一路上皆在探讨煦玉所命诗题是何意。而其中初来乍到的少女们因少识煦玉性子风度的,更是心生畏惧,只听香菱率先说道:“这题目我听着便不明白,此番我学诗不过几日,是不能够的,从旁观看姑娘们展才便可。”

  宝琴亦道:“林姐姐,你哥哥好生厉害,博古通今,开口便是前人文章。随口一句,徒留下我们在此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还道简单呐。”

  湘云则从旁快言快语地道句:“可不是这样?我们都见惯了,若非当时有事横插了这一杠子,她哥哥只怕连诗都吟成了,只我们还不解诗题呢。”

  黛玉闻言微笑,随后一手拉了宝琴一手拉着香菱说道:“你们且莫要就此认输,哥哥此题虽看似烦难,然却并非无从下手。”

  宝钗听罢黛玉之言笑道:“颦儿这是欲与林大才子一较高下~”

  黛玉闻言有些赧颜,垂了头红了脸解释道:“并非如此,我只不过不愿这般轻易放弃哥哥留给我的题目。”

  此言一出,宝玉率先叫好,其余姊妹听罢亦是倍受鼓舞,宝钗又道:“然此番还需将题目解释清楚了,知晓是欲我们作出何种咏雪之作,否则亦是无从下笔。”

  众人一道商议了一阵,湘云素来有些急才,遂此番率先说道:“林大哥哥所提《雪巢赋》乃是杨诚斋所写借物言志之作,尤其是所提‘式瑶我室,式珠我廨’一句,如此看来大哥哥是欲我们勿要单纯咏雪,需得借雪咏怀。”

  众姊妹听罢尽皆赞同:“此言甚是,云儿当真机智!”

  湘云闻言很是得意。

  宝琴问道:“大哥哥令我们限韵,我们此番是做五言还是七言的?”

  宝钗则答:“知晓了林大哥哥题目之意,倒也并非刁钻难做的,只此番限韵,倒添了些难度,好在从前我们联诗,亦联过押单一韵脚的。我道是五言较了七言,更容易凑成,如此便作五言的吧。”

  众人皆是认同。随后探春忙命媳妇婆子在芦雪庵铺设了,置了酒果,众姊妹一面吃喝,一面寻思。此番联诗不限顺序,谁有了想法,便凑上一联,待全篇联成,众人再合力修改一回,方由探春用工楷拿诗笺誊录了,再命婆子送往外间。

  而园中众姊妹饮酒联诗,外间贾珠煦玉则于书房中招待孝华。对孝华忽然来访,他二人皆很是不解,忙一道迎了出去,叙了寒温,道了契阔,珠玉二人先行道了回歉,只道是这几日煦玉染了风寒,带病之躯,不敢上门扰了病人,遂近日皆未能入柳府探望。孝华道是无妨,随后便将柳菥之病并了柳府老太太、太太欲为柳菥娶亲之事简要说了,珠玉二人闻言皆是大感意外。贾珠率先开口,忿忿不平地道句:“人都成了这般,仍迫其娶亲,如此岂非将人往黄泉路上逼?!”随后又对孝华说道,“兄既将此事告知我等,不若此番便寻一法子破除这桩亲事方是。”

  孝华闻言倒很是意外,未曾想过竟可逆家长旨意行事,顿了顿方问道:“这如何可能?”

  贾珠听罢只道是孝华不信,遂道句:“此番不惧对兄实言,当年林府里老爷太太何尝闲着,早便为这大少爷觅了门上好绝佳的亲事,若是任由此事发展,到如今,大少爷的子嗣不都把《四书》倒背如流了?最终仍不过是我们自己拿了主意,瞒着头上老爷太太将此事推了,当然,仰赖了先生他老人家相助便是……若非如此,焉有我二人今日?”

  孝华闻言颔首对曰:“你二人当真好命,便连先生亦出手相助。然此番即便我们设法为菥儿阻下这桩亲事,府里老太太、太太便能就此作罢?没了翰林院王亲家,还有詹事府李亲家,如何能做个了断?”

  贾珠煦玉听罢无言以对,不得不承认此言在理。然贾珠仍只道是无论头上家长如何主宰儿女亲事,若是自己亦不拼尽全力抗争一回,岂非白白将自家亲事并了那幸福拱手相让?如此,自己又岂能甘心?

  孝华则道,神色满是无奈:“人何以妄想与天抗争?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不过是个人的命罢了,是命便也断无改变之说。鸿仪若非是当初上天批命,告曰不可娶亲,今日你与我二人又有何不同?”

  煦玉闻罢这话沉默,倒也认同。只贾珠万难首肯,对曰:“君胸罗万卷,博古通今,何以此番竟看不透此理?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岂不知我之命需由我主宰,若我敢与天争,何以我便不可做那主宰自己命运之青天?便如当初我扶乩占命之事,众人只道是上天批示我不可娶亲,然不知此事本属我之意,又如何不是我之意因此‘上达天听’,最终天亦成全?若我自己亦是逆来顺受、随波逐流,届时又如何为己做主?”

  孝华听罢,虽觉惊世骇俗,然却也无可辩驳之处,便道:“虽人人希欲人定胜天,然世间如何能事事得偿所愿?鸿仪,你便没有那有心无力之日?”

  此问一出,倒将贾珠问住了,贾珠一时语塞,只得道句:“有,何尝没有……自是有我无法偿还之感情,无法改变之宿命……”

  孝华遂笑道:“如此可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理了。”

  随后三人又商议一阵柳菥之事当如何应对,亲事无力阻止,只得设法宽慰柳菥之心,此亦是不易。一道此事,三人便不由地一阵失落,孝华尤甚。贾珠强作欢颜道句:“以兄之为人,只怕此番前来并非是为向我二人讨那主意,想必只是来寻了我二人开解的。如此不若小酌几杯,聊以纾解。”

  孝华闻言首肯,贾珠方命人烫了酒来,又置了数样酒菜,倒也分外精致清淡。三人一面吃一面聊,之后一个婆子从园中将姊妹们所联之诗携了出来交与煦玉。贾珠命润笔赏了一吊钱,那婆子方千恩万谢地去了。屋里孝华闻说,方询问一回,珠玉二人因孝华乃是盟兄,便也并未隐瞒此事,便将府中姊妹结海棠社之事告知与孝华,孝华倒也赞贾府姊妹们风雅:“从前倒也闻烟儿道与盟妹林姑娘交换诗笺、妙语唱和之事,未料贵府姊妹竟是人人均有此雅情雅兴。”

  说罢三人便一道将那联诗赏鉴一回,此番珠玉二人倒能将那诗句与人对上号,却并未告知孝华,令其就此品评一回,孝华倒也评得分毫不差,只道是观诗自可观人,其中最易辨认之人正是黛玉,因其风流别致颇有煦玉之风;其次宝钗亦与黛玉不相上下,乃是温柔敦厚一路;再次湘云又是豪气干云,别具一格;另有天真灿漫、婉转灵巧、含蓄蕴藉等不一而足,可喜之事便是皆自成一体,可谓是百花齐放。

  贾珠煦玉闻言皆心悦诚服,道是不愧是才子眼光,果真过人,品评诸人之诗,倒将个人为人品性皆评了进去。且孝华评诗不若煦玉那般尖锐严苛,秉持中正平和之态,不偏不倚,又留三分余地。

  随后只见孝华扶了扶眼镜,一面打量诗笺一面疑惑开口问道:“此诗乃闺中女儿所联,自有那闺阁腔调,然其中有几句与诸句乃是既相近又不同,若论辞藻意象,则较了别句次了一等,我却不解此乃何故。”说着将其中诗句示之与煦玉。

  煦玉打量一眼,便知此乃何人所作,淡淡道句:“此乃宝二爷所联之句,遂与诸姊妹不可同日而语,自是无甚闺阁腔调。”

  孝华听罢方恍悟,原是少爷所作,无怪乎与其余诗句不甚相同,然若说全无闺阁腔调,倒也不尽然。孝华虽如此作想,却也并未宣之于口。

  此番他三人在书房中小酌清谈,未料这六出飞花竟越下越大,孝华见状正待寻小子回府将自己避雪衣物取来,便见家人报侯府的家人遣人来送那衣物。孝华大感意外,忙将家人唤来询问,原是芷烟见天降大雪,念及孝华仓促出府,又不知何时归来,方亲自备了孝华的衣服,命家人送了来。家人先寻到柳府,闻柳府家人道侯二爷已去,方又寻来荣府,方才寻见孝华。

  贾珠见状倒也很是感慨,道句:“若非因了兄与文清之事,此番兄真可谓是‘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孝华闻言笑曰:“无论有无菥儿,得娶烟儿,皆无愧于此言。”

  之后孝华又坐了一阵,见外间天色渐晚,便起身着了避雪衣物,领着家人告辞而去。煦玉送至屋外,不敢出门远送,贾珠亲自将孝华送至府门外登车,方才回来。此番大雪骤降,竟就此下了三日三夜,积了数寸之深,便连朝中各部亦挥手放了假,无需前往当值。

  三日后,珠玉二人乍闻柳菥死讯,皆如晴天霹雳,大感意料,万难相信三日前孝华方才前来荣府拜访,告知他二人柳菥将娶妻之事。据闻当日夜半,朔风呼啸,大雪簌簌而降,便连视线也被封锁了,彼时便是连柳府值夜之人亦躲在室内避寒。四更时分,只听府中一声枪响,随后伴着几声狗吠,惊起府中众人。查夜之人忙不迭寻声赶去,只见一人正倒在院里的梅树下,正是柳菥。身着婚礼冠服,手持连发枪,一枪洞穿了自己的太阳穴。待府中之人发现之时,已无丝毫气息。只那随风雪飘落的寒梅花瓣,遍洒柳菥之身……

  ?

  ☆、番外 孤注一世为爱而生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俺模仿明清感怀亡妻的悼亡小品文的调调写的侯柳番外,记侯柳之情。以孝华为第一人称视角。

  其中是以孝华的角度审视自己与柳菥之情与珠玉二人之情,并与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