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东宫四莳锦第75节(1 / 2)





  要说不眼热,那一定是骗人的,可与其嫉妒,倒不如趁机跟着捞些实惠,不是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么!

  白氏面上极力掩饰这些情绪,体贴地劝道:“弟妹何需为这些忧愁,眼下府里紫薇花开得正好,不妨以此为由,办场秋日赏花宴以作答谢。毕竟大家都是一片好心,总也不好薄了人家。”

  其实孟氏原本也正有此意,只是今日老夫人和白氏她们突然来了,才将她原本的筹划打乱。听白氏这么一说,孟氏便说起此事来:“眼下办宴,只怕会搅扰了母亲养病。”

  “害,侯府这么大,从南头走到北头恨不得要一炷香才成!我也看了,这紫薇园离着母亲的住处远着呢,怎会搅扰?”

  白氏打消了孟氏的这点顾虑,孟氏当即也不再犹豫,“那行,那我回头就去筹备筹备此事。”

  “哪儿还用回头,我们这不是现成的人手?这种事啊我最在行,在洛阳时三不五时就要办宴,我帮你来筹划筹划!”说着,白氏便拉着孟氏往库房里去了,还回头招呼夏莳锦和夏瑶也进去搭把手。

  白氏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凡事说干就干,她现下打算先帮着孟氏将所有送贺礼的名单整理出来,然后再一一下贴子邀请。

  孟氏也是半推半就,多年关系不睦的长嫂,突然对自己如此热络,她倒也觉得不失为一件好事。若能就此解开心结,一家人从此和和乐乐不再猜忌,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安逸侯府的库房足有四间屋那么大,夏莳锦和夏瑶在一旁负责核对礼单,孟氏则在里间伏案记着核对好的名目。

  白氏原是自己抢了个誊写贴子的活儿,但真将名册拿到手里,却不急着去誊写,而是一条一条逐个研究。有上面写的不清楚的,还要开口问孟氏两句。

  “弟妹啊,这位礼部尚书大人多大年纪了?”

  孟氏低头专心写着东西,随口回道:“四十有三。”

  白氏心下一喜,这不是同他们差不多的年岁?那么想来他的儿女也该同自己的儿女差不多年岁,便迫不急待又问:“不知尚书府上的几位公子,可都有婚配了?”

  孟氏手中的笔略一停顿,不过想着白氏原本就是个爱打听这些的性子,只当她八卦,也未往心里去,说道:“礼部尚书没有儿子,只有一双女儿,皆已出嫁了。”

  “哦。”白氏的声音里不难听出一股失望的味道。不过很快她又问起另一个:“弟妹,那这个中书舍人宋大人府上呢,可还有未婚配的公子?”

  这回孟氏彻底停了笔,听出白氏心思并不单纯,便直接问起:“大嫂,您这是想为谁牵红线不成?”

  被她点破,白氏先往外看了看两个晚辈,直觉她们听不见这边说话,才小声应了句:“正是。”

  孟氏笑笑,“是给哪家?”

  “我哪有那个闲心管旁人家的事,自然是给咱们瑶儿!”

  这就叫孟氏有些意外了,转头看了眼夏瑶,“瑶儿不是早就同京西转运使祁府的三公子有了婚约?”

  想起这门亲事,孟氏还记得当初大嫂可是使出了不少的手段才促成的。不过说来也奇怪,从她还在洛阳时这门亲事就定下了,可她如今都迁来汴京两年了,还是没见两府办喜事。

  提起这桩亲事,白氏倒是先叹了一口气。

  “看来弟妹还不如,打从你们迁走后不久,祁大人就病故了。祁三公子守孝三年,我是怕误了咱们瑶儿。”

  “三年是有些久,可如今也已过了两年了,算起来仅余下一年,眨眼也就过去了,大嫂又何必急在这会儿?”孟氏原是真心相劝,可说完这话一看白氏有些难看的脸色,就知道这话自己不应该说了。

  很显然,白氏真正介怀的并非再等一年,而是已看不上祁家了。

  也是,当初大嫂拼了命促成这门亲事,图的便是祁大人的官位,指着他未来能提携自己的儿子。如今祁家最有本事的人走了,便等同这一方天给塌了,大嫂这是认定祁家未来撑不起来了,想给自己女儿另谋高门呢。

  想到这里,孟氏突然觉得方才大嫂这么热心的撺掇自己置办这场秋日宴,该不是也存着结实物色些汴京权贵门庭的心思吧?

  不过这秋日宴,也是孟氏筹划了几日的事,不管大嫂有没有别样的心思,办总归还是要办的。

  为了不落白氏的脸色,孟氏只好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先将她安抚住:“大嫂,姻缘这种事强求不来,但我一定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为瑶儿尽量物色物色。”

  得了这话,白氏总算脸上好看了一些。

  过午时夏罡回了府,孟氏先将老夫人的事悄悄同他说了一说,而后夏罡便去给母亲请安。

  施过金针后醒来的夏老夫人,竟觉自己的腰奇迹一般的不那么疼了,只是依着姜大夫的叮嘱,还得注意腰部的保暖。

  是以夏莳锦方才在库里帮忙时,特意寻了一块上好的皮子来,“祖母,孙女叫人改了改,往后您就可以像束腰一样将它系在腰间,好暖着腰。”

  夏老夫人接过那皮子看了看,很是喜欢,“三丫头果真是孝顺!”

  见祖母喜欢,夏莳锦便亲手帮祖母系到了腰了。她犹记得小时候,祖母是极疼爱自己的,只是这两年她不能伺候在老人家身边,难免有些愧疚。

  如今,倒也想补一补这孝心。

  可夏瑶在旁看着祖母不住口的夸奖三妹妹,心下总是有些不舒服。

  晚上,孟氏叫厨房好好准备了一大桌佳肴,为老夫人几人接风洗尘。席间老夫人心情极佳,夸赞孟氏给女儿谋了一门极好的亲事。

  这话叫一旁的白氏听在耳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儿。暗暗的,还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若不是当初老侯爷将爵位改传给二弟,这些她又岂会做不来?哪还需要今日再伏低做小的赖上门来,指望着孟氏给自己女儿牵一门好亲事。

  接下来的两日,姜大夫每日都会依时来为夏老夫人施针。而孟氏也命人将秋日宴的邀贴送至各府。

  三日后,便到了秋日赏花宴这一日,众宾客齐聚安逸侯府来赏花。明面上说是来赏花的,但实际为了何而来,各自心里也都清楚,谁不想趁着夏家的三姑娘尚未进宫之前,赶紧攀附一下?

  这是未来的太子妃,亦是大周未来要母仪天下的皇后啊!往后想见她一面,只怕比登天还要难的。

  孟氏亲迎至前院,引着诸位夫人往紫薇园去,所有人脸上都是欢欢喜喜,一路上欢声笑语,好不热闹。白氏也行在其中,同诸位夫人寒暄。

  路过水池时,突然有位夫人轻呼了一声“呀——这……”

  那位夫人目光落在池子那边,孟氏便也疑惑的转头向池子看去,结果竟发现池中的黄金鲤俱都浮在水面上,且翻了白肚儿……

  孟氏立即唤来管事,问怎么回事,管事却也是傻了眼,“回夫人,明明早上时还好好的……”

  若是一般的鱼儿死了也就死了,可这是太子殿下送给莳锦的黄金鲤,寓意不凡。不过气归气,眼下有这么多贵客在,也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于是孟氏没过多训斥那管事,只命她抓紧带人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