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第88节(1 / 2)





  朱丽云道,“多可惜啊,设计部多舒服……”

  “丽云,我要是舒服,我就不会在鞋厂待着了。”

  听到苏楠这话,朱丽云也想起来了,这位可有钱呢。而且每天还特别拼命。

  苏楠感慨道,“总要为自己的理想拼一拼,年轻的时候不轻狂一点,到了中年的时候怕自己狂不起来了。”

  朱丽云笑了,“你这道理多,我也说不过你。那你有信心吗,这事儿我可真帮不上什么忙了。到时候只能让我的小姐妹们买一双,但是大家工资不高,也不知道愿不愿意。”

  “谢谢你,你和秋燕一直对我帮助挺多的。这次让我自己来。回头我设计的鞋子,你和秋燕先穿。”

  朱丽云道,“行啊。”

  苏楠这事儿在林主任到处抱怨下,还真就传开了。

  林主任年纪大了,遇到不高兴的事儿就喜欢和自己的老朋友到处说。这事儿挺新鲜的,在一汪死水一般的鞋厂瞬间激起了浪花。

  苏楠本身在鞋厂也算个名人。从进厂到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反正说起苏楠,都知道这么个人。

  现在这个人折腾这么大的事儿,大家都等着看笑话。

  连温师傅都觉得苏楠冲动了。

  她觉得苏楠完全可以在设计部待个几年到十年,三十多的时候就沉淀好了,然后开始当设计师。这辈子就不愁了。

  她不知道,这鞋厂一共也撑不到十年。

  大家议论苏楠的时候,苏楠已经取了钱了,正在纺织厂食堂吃饭。

  江玉兰听她说起了鞋厂的事儿,也是一脸吃惊,“你这么干,不怕亏啊。”

  苏楠:“……”

  孙武刚哈哈笑,“我这妹子有想法,她这样做肯定有把握的。”

  “我没有把握。”苏楠道,“我就是真想试试自己几斤几两。要是真的不行,我就回车间去继续沉淀。”总比在设计部端茶倒水的好。车间里还能学真东西呢。

  孙武刚咳了咳,“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对了,我先给文静也定一双,还有我姐。”

  江玉兰道,“我也定,有江铃穿的吗?我给她也定一双。”

  苏楠:“……”大家这是要筹款给她凑销量吗?

  这场面确实挺感人的,但是苏楠又觉得想笑。感觉大家都比她要着急。

  “行吧,等我卖不完了,再考虑你们。回头我这都不够卖的,你们就别抢了。”

  江玉兰和孙武刚:“……”

  虽然苏楠说不要人帮忙,但是身边的人已经想好了,等苏楠开始销售那天,都去弄一双。身边要是有人能穿的,也帮着推销。

  一人带个几双出去,总比压在手里强。

  苏楠这边去给胡主任交了定金,车间当天那就开始开工了。

  苏楠亲自去仓库看的新进的料子。坚决不让他们给自己用积压的库存料。经过轮岗实习的好处就是,她对每个部门的弯弯道道的都了解了。知道了很多内部的门道。为什么鞋厂订单越来越少?就是因为质量把关上面一年不如一年,不说单位大领导,下面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慢慢的损失了口碑。

  胡主任道,“谁还欺负你这个内部人啊。”

  苏楠笑道,“学经验呢,以后万一要找别人给我做鞋呢?”

  胡主任道,“找别人干什么,就找咱们厂。肥水不流外人田。”

  苏楠立马认真的点头,“这话有道理。”

  鞋子的生产任务上了车间,苏楠在设计部的轮岗实习也结束了,既然她自己折腾这个事情了,林主任也不管她了,让她自己就盯着这个事儿。

  是走是留,就看这次结果了。

  苏楠自己也乐得轻松,开始往车间跑。每个工序都去盯着。自己上手检查质量。首先生产的是每个码字的样鞋。第一双是苏楠的码数。出来之后,她就自己上脚,在车间里走路,蹦蹦跳跳的。试探上脚舒适度,再检查开裂情况,磨损状况。

  有同车工的女工打趣,“苏老板,还不信我们的手艺啊。”

  苏楠笑道,“老虎都有打盹儿的时候呢。我这是查缺补漏。”

  她穿一双鞋,另外又用手去捏别的鞋子。细节方面一一把控。

  她干活的时候,别的女工就指着她的鞋子私下里议论,“人长得好看,怎么感觉脚也好看,随便穿什么鞋子都好看。”

  “我怎么觉得那鞋是挺好看的。显得脚秀气。她那鞋带看着怪洋气的。还能那么绑着呢。”

  苏南设计的两款鞋,一款是小白鞋,一款是黑皮鞋。

  都是女士鞋。

  黑皮鞋就是时下流行高跟,用了特殊的线条弧度,让这鞋显得脚小,但是穿在脚上舒服。厂里技术有限,加上配饰不全,所以能选择的花样也不多。

  她知道新的潮流不是目前的自己能带动的,所以设计的鞋子首先就是要符合大的潮流元素,在这元素上面再添加一些自己的风格。苏楠的风格主要是鞋带配色上面。她一双鞋搭配了两条鞋带。每条鞋带绑上鞋子,就形成了一种风格。沉稳的,洋气的。还可以两双鞋带绑在一起。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穿了之后,在单位里走了一天,苏楠觉得脚不怎么累。她也喜欢穿高跟鞋,但是也只是在嫁城里来之后才有机会穿,所以苏楠这双脚算是没有彻底锻炼出来的。

  但是她现在穿上,就觉得只有一点累。如果是经常穿的人,大概可以忽略这种感觉。

  于是直接让车间那边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