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1988之IT女王第381节(1 / 2)





  左思右想,争争夺夺,安夏在价格上让了一些步,并承诺可以免费做一次升级。

  任总终于签了。

  可视总机的系统开发,速度与安夏预期的速度差不多,很快上线。

  在系统到位的时候,任总还对安夏说:“安总啊,你真是不得了,明明是我先向你卖程控交换机,结果,你还没掏钱,我先掏钱了。”

  “哎,都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嘛,付钱是为了让公司发展地更好,我倒是想马上付钱呢。不过我们的需求多,要求多,没有这么快决定,我也很着急啊。”

  安夏一脸「我想马上付钱,无奈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这套系统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能直接联系到每个部门对应的维修工程师。

  任总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都配备了值班手机,手机24小时有人拿着。

  刚开始使用这个系统的时候,公司内部还没有什么感觉。毕竟方便的是行政总机部门,跟他们不相干。

  直到一天晚上。

  义乌邮电局的值班人员发现程控交换机出问题了,他们马上报修。

  本来他们也不是很着急,这台程控交换机管的就是一个镇子,影响的范围不大,一共也没几部电话。

  何况又是晚上,这会儿大家都睡得早,也不流行半夜睡不着觉就「煲电话粥」。

  驻扎在邮电局里的工程师发现这个问题他们解决不了,马上通知公司。

  以前公司要找维修工程师,那就是电话一个一个的打。

  要找几个维修工程师,同一句话就要说几遍。

  大一点的故障,光打电话就要用掉十几分钟。

  现在值班的行政小姐接到驻扎在现场的工程师反馈,她们通过电脑快速编写呼叫话术:

  时间、地点、故障表现、已排除故障原因……

  工程师说完,话术就已经编写完成。

  点选所有值班手机,在可视化系统的人工智能呼叫之下,十几个运维工程师的手机同时被呼叫。

  同一句话同时由人工智能向十几个人说出。

  通话结束,总计五十九秒。

  十几个运维工程师已经全部通知到位。

  两分钟后,住在义乌邮电局旁边的运维工程师到位,拿出替补方案。

  一小时后,住在金华的运维工程师到位,开始排查故障原因。

  次日上午,住在深市的运维工程师坐着第一班飞机赶到,深入调查故障,拿出解决方案、制定避免下次再发生的规则。

  连任总都亲自赶到。

  这件事,被义乌邮电局的值班员工一传,具有相当的传奇色彩。

  “我看见驻场的人就拿起电话说了几句。然后我就去上了个厕所,再回去,不得了,满满一屋子的人,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尽管对于此时用户不多的邮电局来说,两分钟全到,跟半小时全到,差距不大。

  但是在宣传口径里,就很重要了。

  任总这边还在犹豫要不要宣传,因为敢宣传两分钟就到,以后万一在别的地方,两分钟到不了怎么办?

  安夏则毫无心理负担。

  薛露那边快速出稿了几篇软广。

  首先说了这次的义乌邮电局深夜召唤,再说维修工程师们如何快速响应。

  最后笔锋一转,他们为什么能快速响应。

  因为他们用的是紫金科技的可视化集中总机呼叫业务。

  由紫金科技说两分钟到岗没有问题,「是友商吹的,又不是我们自己吹的」,不用负任何责任。

  义乌人少电话少,北上广深电话多。

  义乌不在乎两分钟还是半小时,北上广深在乎。

  交换机一死,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通话中没声音,或是直接断线。

  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我一分钟百万上下」的大老板来说,两分钟还能忍忍。

  要是重要电话打了半截突然断气,中间要隔半小时,能把他们给急死。

  此时北上广深的程控交换机主要由贝尔公司把持,任总的计划是先走偏僻地区,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安夏则觉得他完全可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贝尔的人工成本贵,负担随时响应的运维工程师队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以及,由于前期各个单位都订贝尔,它家工厂的产能跟不上,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急着要订的人也只能等。

  最重要的是,贝尔出现了一个设计时没想过的问题——供电。

  中国电压220v,贝尔为中国设计的设备参数也是2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