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4节(2 / 2)


  离开书肆后,秦放鹤一反常态地对路边的酒楼饭庄格外关注,遇到里面有人说书唱曲儿的,还会站在外面耐心听一会儿,神情严肃。

  秦山不明所以,“鹤哥儿,你不高兴?”

  哦,对方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意外地敏锐?

  秦放鹤缓缓眨了眨眼,想了下,“还好。”

  秦山挠挠头,“我不如你聪明,可方才也大略听明白了,你在跟县城的书肆谈买卖哩!”

  那可是县里的书肆,能跟他们打交道是多么了不起呀,为什么不高兴?

  秦放鹤扭头往书肆所在的方向看了眼,轻笑一声,“那是画饼呢。”

  上辈子他就是吃了太多领导画的大饼,吃出胃溃疡胃出血了不算,最后小命儿都没了,这辈子绝不会重蹈覆辙。

  一涉及到利益相关,那位外冷内热的孙先生就陡然变得精明且斤斤计较起来。刚才他们看似你来我往说了一大堆,终究只有一个主旨:见了话本再说。

  至于什么“我们东家声名在外,童叟无欺,决不会亏待”云云,甲方大饼而已,不管饱的。

  “画饼?”秦山不懂。

  秦放鹤伸手画个圆,往他面前虚虚一递,“饼,滋滋冒油的牛肉大饼,还热乎着,吃吧。”

  秦山看着眼前的一片虚无:“?”

  我读书少,你也不能这么糊弄我!

  秦放鹤忍笑,“饱了吗?”

  秦山:“!”

  好么,他懂了。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齐声大笑起来,周遭洋溢着快活的空气。

  秦放鹤深知自己现在年纪小,也无业内亲友依仗,对方难免轻慢苛刻,所以不得不做几手准备:

  如果白家书肆真的厚道固然好,可印书、卖书、回本、入账、分成等等,必然是个漫长而复杂的流程,最终能到手多少钱?按月、按季还是按年给?能否维持收支平衡?都是未知数。

  若不厚道……

  相较家大业大的书肆,与说书人合作的门槛更低,但相应的,风险也更大,因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居无定所,每日收入也无从查起,行事如何全凭良心……

  想到这里,秦放鹤却反而看开了,左右我有手有脚,难不成活人还能饿死了?大不了就自己上街说书去嘛,没准儿还能混个歪门才子的名头,嘿嘿,美滋滋!

  冬日天短,一过了晌午,太阳西斜,温度便骤然下降。西北风复起,肉眼可见冷飕飕的起来,就连地面都好像更冷硬了似的。

  两人缩缩脖子,抄起袖子一路小跑,口鼻处向后拉出浓重的白雾。

  路途遥远,需得赶在申时之前启程才能顺利回家,两人找秦海取了牛车,又从粮店买了不少粮食。

  这年月亩产低,自家产的根本吃不到年关,干的稀的,加上野菜,也不过混到秋末冬初罢了,差不离的都要从外头买。

  新粮十三文一斤,寻常人家日常是不舍得吃的,大多卖掉新粮换去岁的陈粮。陈粮也没坏,只香气口感略差些,颜色也不那么鲜亮,却能便宜足足三文钱,只需十文一斤。

  人多家贫者,便钟爱以新换旧,十斤摇身变成十三四斤,一家人便饿不着啦。

  秦放鹤和秦山两家也是这么干的,不过略留了一点自家产的新粮,专等过年吃,算是对过去一年辛苦劳碌的慰藉。

  “这是这几个月我攒的一吊钱,割的二斤好肥肉,还有几副风寒药,家里谁着凉受寒了就煎了吃,省的临时没个抓取。告诉爹娘别不舍得吃,抓出来的药人家不给退,放久了也是白瞎。”

  分别在即,秦海终于絮叨起来,一边往牛车上搬东西一边对弟弟耳提面命。

  他又抱起来两卷油纸裹的青棉布,“家里衣裳都旧了,如今冬闲,让娘做几件新衣裳你们穿,另有新棉花,鹤哥儿身子弱,给他塞厚实些。我问过布庄的人,一人一身也够了。”

  秦山哎了声,不免担心,“哥,这得多少钱?你还有得花不?嫂子和我大侄儿大侄女那边呢?”

  秦海黑黑的脸上泛起欣慰的笑,拍着他的肩膀道:“大了,知道疼人了,放心吧,都有呢。”

  秦放鹤受之有愧,“大哥,我还有得穿,留给嫂子他们吧。”

  秦海却虎着脸道:“长者赐不敢辞,书读到哪里去了?”

  秦放鹤:“……”

  您还怪活学活用的咧!

  临走前,秦海扔炸弹似的往他怀里塞了个面口袋。

  细腻洁白的面粉微微透着新粮特有的香,稍稍沾了一点在手上,塞雪,胜霜。

  这样的细密白净,一看就是反复磨过几回的,贵着呢!

  “大哥,我家里有的。”秦放鹤忙推回去。

  多贵啊,够换十斤陈粮了!

  秦海捏捏他没多少肉的肩胛骨,直接把面口袋丢上车,“吃点好的补补。”

  说完,不待秦放鹤再开口,径直抬手往黄牛屁股上拍了一下,“走吧!”

  牛车毫无征兆地启动,秦放鹤一个没坐稳,在车厢里麻溜儿就是后滚翻,相当丝滑,哪里还能腾得出手推拉?

  倒是秦山杵在原地,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须臾,秦海扭头看他,“你咋还在这儿?”

  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