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第72节(1 / 2)





  外头舆论造势谁家青年大才,说得再是天花乱坠,也不如到皇帝和储君面前转上一圈留一个姓名重要。

  于是这一场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并且分好几个阶段的考核正式开启了。

  最先考核的是那些等待上任的,该说不说,各家送出来准备进入朝堂的子弟质量还是不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需要考核自家先刷了一遍,总之姬长恒这里确实记到了长长一大串的名字。

  这些初步考核通过的人也不用干别的,就在每日上朝的时候站在最边角听政,下了朝也先别走,当场写上一篇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固定的范围,你愿意写哪个写哪个,写完就可以走了。

  一连一个月这些预备役都要写到吐了,姬长恒终于摆摆手解放了他们,而他这里已经根据这一个月的他们听政的表现和写的文章暴露的自己的想法,对这些人大概有了一个安排。

  然后心惊胆战等了一个月却始终不考核他们,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整个京都任职的所有官员都迎来为期三天的考核。

  朝堂上高位的大人们都要上一份计划书,不管你怎么写,不管你写多少,但一定要写他们对于大周的未来有些什么想法。

  怎么才能让大周更加强大,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皇帝不想给自己的这些大臣难看,所以提前提醒了,别写那些花团锦簇的吹嘘好听话。

  要干货!

  至于其他的官员考核的就是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东西。

  很多平日混日子的挂名官员这会儿拿着考核的卷子简直恨不得钻回娘胎里。

  为了怕遗漏什么沧海遗珠,下头官员在第一次考核之后还有第二次。

  第二次考核就自由了,你想选哪个部门的卷子考都行,能行你就还有机会继续当官,若是自选专业都不行,那对不起,就只能请你卷铺盖回家吃自己的了。

  姬长恒手上正握着一把听过政,知道脾性等着干活的好苗子呢。

  与此同时周明妍通过自己的身份将之前和姬长恒一起编写的基层官员手册送了出去,专门送给各家夫人贵女,保证人手一份。

  按照周明妍给出去的说法,谁都不能保证未来的丈夫会不会出去主政一方,到时候她们作为夫人知道了里头的弯弯绕绕,也能为丈夫打打辅助,关键时刻也能拿个主意。

  虽然吧,一般都觉得这不该是闺阁女子和在家操持家务的夫人们该知道的。

  但准太子妃说的不错,万一呢?

  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觉得有备无患,又或者是哪看见了周明妍后有了野心的。

  总之周明妍这一本基础官员手册非常受欢迎,很多贵女在参加宴会的时候还会讨论,有些夫人甚至因为偶然能和为官的丈夫搭上两句后,就把这本书奉若至宝。

  这和贵女们看女子们的经书子集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更有身家,也为了在婚后能更讨丈夫的欢心,更加站稳在家中的地位。

  周明妍一开始在几个推不掉的场合中听到这些人讨论,刚开始都是好好的,很多夫人和贵女甚至说得头头是道,还会自己举一反三,但讨论完告一段落的时候,总有那不识相的自以为夸奖的跟上一句【不知哪家郎君能得你这个女诸】或者【你日后定然是贤内助】,好像女子们学着一切都是为了讨好夫家讨好男人一样。

  即便是实话,周明妍听着也确实郁气,后来又想开了。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百姓的女性觉醒只需要提高生产力,但是上层贵族女性的自我觉醒更多的是思想上的禁锢,想要真的叫醒她们也只能一点点来。

  她是第一个榜样,以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多。

  就像姬长恒说的那样,她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后来者。

  第95章 重回京都第六天

  推恩令的圣旨第一时间送去了西南靖王府, 同时也送去了镇南郡王府楚家,辽东郡王府廖家与河西郡王府孟家。

  只不过这四家除了靖王府王世子姬晖有一堆在京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弟弟之外,其余三家除了楚家另外两家都已经尘埃落定。

  辽东郡王廖家是年头就已经请了郡王世女的, 朝廷上经过一个多月的拉扯, 重新拟定了数条爵位继承相关的法令,廖家这位新出炉的世女就是第一个试行者, 朝廷点头同意辽东郡王廖启昌请封独女的折子,只不过等到世女继承爵位,这个郡王的位置会从一等降到两等。

  至于河西郡王孟家让外孙继承爵位这一桩一开始就没有多少异议, 毕竟孟抚江在皇帝这里是不一样, 人家一大把年纪还为了陛下勉励掌握西北军权,把楚民远压着没有彻底冒出头,光是这一桩皇帝就待这位老臣不同。

  河西郡王府的世子请封, 主要是朝堂上要定下严格的军功兑换制度,眼见孟抚江的外孙孟无忌这个世子是板上钉钉的, 降等皇帝也是不愿意的, 为了避免被后人瞎搞, 这才拖延了许久。

  如今除了靖王府因为推恩令一团乱之外, 镇南郡王府也是愁得很。

  镇南郡王是楚家的老大楚元回,原来还是国公府的时候世子定的是老二楚常林的嫡长子。楚元回本人只有一个闺女还已经出嫁了。

  楚元回作为嫡长子掌着楚家在南方的好几万水师, 还能经营的皇帝顾忌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但出海打仗的人有个意外实在正常不过的。

  楚元回的身体就是年轻时受过伤, 养好之后虽然啥问题都没有但于子嗣上却是有妨碍的。

  再加上楚元回多数时间都在军中, 于家中妻妾很少团聚, 所以早年一直没有孩子。

  一直到快三十岁了, 妻子突然怀孕,实在是让楚家上下都惊住了。

  这里还有一桩内宅脏事, 楚元回妻子快生产的时候被一只野猫惊到了差点难产,后来生下独女之后身体也一直不好,一直养了三四年才缓过来,便是这宝贝女儿小时候也没少三灾五难,一直到十岁上才健康起来。

  那桩事情虽然以打死了几个下人作为结束,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箭头隐隐指向二房那位如今吃斋念佛的夫人。

  楚元回不是没有想过在想要一个孩子,但是之后十多年一直没有消息就消停了,最后虽然按照规矩请封了二房的嫡长子为世子,但心里一直不得劲儿。

  这也是楚元回快七十岁了,也不愿意退下来,也没怎么带着二房嫡长子梳理手里的兵权。

  二房嫡长子倒也忍得住,毕竟楚元回没有儿子,三房那里还有西北兵权要琢磨,也不会和他争。

  谁知道一连串变故之后两个堂弟突然就变成了他的有力竞争者。

  但真正让这位二房嫡长子破防的,是朝廷新鲜出炉的推恩令,一句诸子均分几乎堵死了他世子之位。

  他第一反应就是为了防止这个诸子均分,大房可以过继二房三房的子嗣。

  但这跟他这个二房嫡长子却是没有丝毫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