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轻于一掷的台湾(1 / 2)

第一节轻于一掷的台湾



要说没了台湾,大清“崽卖爷田不心痛”,那是假的。



要说大清没想办法保住台湾,那也不符合史实。



4月10日,马关谈判第五次会谈。这天,总理衙门发出电报,转告皇上的期望:“……彼既垂涎金州之矿,台湾此利尤巨。该大臣既与力争两地土地,能允固善;必不得已,或许倭以矿利,而土地人民仍归我有。此姑备一说,无非为保全境土起见。”[《译署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意思是,试一试,看能不能把采矿权让与日本,而保留对台湾的领土主权。



由于日本人故意拖延,李鸿章4月11日才收到这封电报。



李鸿章只能据实复电相告:“金州已据,固难争回;彼垂涎台湾甚久,似非允以矿利所能了事。”[《复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



所猜不差。实际上伊藤比李鸿章还早拿到电报内容,已经连夜研究,当然清楚大清皇帝的意思。为一举使光绪就范,打掉这种幻想,伊藤便在11日这天,给了李鸿章一个最后通谍。



日本人不傻,只要拿走土地,什么都是自己的,做什么都方便。凭什么还要留块地给你?开个矿不还得到大清来办土地使用证、采矿证,以及这证那证?



被夺走的要不回来,未被夺走的也已经中了伊藤毒辣的奸计。澎湖失陷,联合舰队在海上巡弋,与大陆之间的通路已经被隔断,台湾已成日本囊中之物。



对大清来说,无力反抗,予取予求,这才是世上最“虐心”的事情。



……………………………………………………



说实话谈判中,李鸿章从敏锐地发现日本人的企图起,就极力阻止,拿台湾靠近南方英国在大清的势力范围,英国人可能会干涉,想吓退伊藤。



但伊藤全不在意。因为伊藤有把握,英国与日本早就坐在了一条长凳上。



然后就是前边已说到的了,大清一度将希望寄托在“三国干涉”上,想扩大干涉还辽的战果。



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公同保护之策……”[《李鸿章全集》]



这个策,就是将台湾交三国或某一国来予以保护。而且,这一度看来是可能的。



但在保台问题上,三国一致表示绝不参与。



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许景澄称:“俄国不顾台,亦不能再向日本说话(向日本施压)。”[《李鸿章全集》]



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代表法国政府告知奕劻:日本已经允让辽东,法国对日本占领台湾不便干预。



而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更是以充满戒备的语气向德国驻俄大使指出:“中国这个阴谋的显明目的是要使列强卷入与日本战争,因为没有战争,日本是不会放弃台湾的。”[《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大清仰人鼻息自取其辱,遭到了无情的嘲弄和拒绝。



跟日本人一样,大清也不是这场交易的主角,所有的事情,都得听从三国的安排。



……………………………………………………



除此之外,一些官绅也已经早早行动起来,试图运用“远交近攻”之策,“以重利求大国力助”。实际上,同样是幻想依靠欧洲各国来保住台湾。



可惜,他们也错误地在求助的对象上首选了英国。



在4月22日,《马关条约》送达朝廷之日,张之洞就曾致电署理(代理)台湾巡抚唐景崧,提出请英国军队帮助守卫台湾——“守口聘英将,巡海乞英船”,以“庇英自立”。[《张文襄公全集》,见《中日战争》]当天,唐景崧就与英国驻淡水领事金璋进行了商谈,提出将台湾交与英国保护。



对自己的这一举动,唐景崧在致总理衙门的电报中解释:“方今中外局势已成,非借西法联络各国无以自立。必先去我疑忌,且必有利与人,始肯助我。”27日,他便正式建议朝廷,将台湾归英国保护,“土地政令仍归中国,以金、煤两矿及茶、脑、磺三项口税酬之”。[《台湾唐维卿中丞奏稿》,《中日战争》]



多方均想到了这个最大的“砝码”,但我们知道,精明的英国人完全无法依靠。



时间上看,“三国干涉还辽”刚刚开始,英国内阁会议决定乘着纷争捞取利益,已经确定把宝压在日本身上了。



甲午之战前主持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雪中送炭地鼓励了日本的战争行动,日军击沉“高升”号后,又阻挠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斐里曼特“我应被授权实行报复”的要求和采取的一些动作,转而做出公然偏袒日本的事件认定结果……在日本人巨额贿赂“活动金”无法说清去向情况下,显得比较可疑的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又继续发挥了作用。



他不但坚决以“办不到”回绝了大清公使龚照瑷,还电令英国驻日代理公使劳瑟主动向日本外务省“辟谣”,而且,还无耻地出卖了中国,将清政府的行动内幕密告日本,提醒“中国已得悉贵国将要求占领台湾岛作为和平条件之一,而欲预先杜绝日本之要求”,一再表明,为英日两国友谊,英国已经“断然拒绝其提议”。[《日本外交文书》]



这跟英国在“三国干涉”中对日本的恩惠可以看作是一体的,英国此时正想如何从日本人那里换得好处呢。



……………………………………………………



其实法国人倒是有点动心。



法国人感到面前有一个机会,想捞一把额外的好处,而且已经拉拢西班牙跟自己联合。



但是,对于迫日还辽的“三国联合”,一国行动牵动其它国的利害关系。法国的独自行动,无异于是对三国联合的过分借重和谋取私利。



不要忘了,德国的初衷,只是抵消俄法国盟的压力,可没打算让自己的死敌法国趁机捞油水。



所以毫无疑问,法国人的企图遭到了德国的坚决反对。



非但如此,德国还暗地里使坏,为日本出谋划策,来抵制法国。很简单,外交大臣马沙尔只需给青木周藏一个“定心丸”,说:“如法兰西或西班牙致送照会,可以明确答复,日本将决心占领台湾及澎湖岛。”[《日本外交文书》]



面对德国反对和暗中阻挠,法国占领台澎的图谋无法实现,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好机会,稍稍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



在这些肮脏的“国际交易”中,大清根本不可能实现“暂弃实利、以保国土”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