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封府美食探案录第114节(2 / 2)


  把开封府内的知名寺院查抄个七七八八后,国库迅速丰盈,剩下的这才回过味儿来:

  啊,果然是换了主子。

  于是各个缩起脖子,简朴之风迅速风靡。

  如今城中仅剩的几座庙宇便如惊弓之鸟,生怕哪天皇帝突然缺银子使,再行发作,也不大敢张罗大活动,渐渐寥落。

  久等再次下手的时机不到,皇帝私下与谢钰等亲近人说起时,语气间不乏遗憾。

  不得不说,一口气吃成胖子确实很痛快。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如此表现,下头的臣民自然效仿,也都将视线转移到城外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庙宇上。

  福云寺便是其中之一。

  福云寺地处深山野林,往来车马不便,以前只有附近几个村镇的百姓偶尔去拜一拜,庙宇破败,香火稀疏,里头稀稀拉拉几个大小和尚也都瘦。

  可这几天幸得同行衬托,竟意外风光起来,又有各处出家人来投。

  人怕出名猪怕壮,同行们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把个主持连同上下大小僧众都唬得了不得,越发谨言慎行。

  福云寺等闲不接受香油钱,实在推辞不过,便只修补佛像,更新彩绘。

  再有剩的,就把那些破败的房屋修缮一番。

  若还花不完,他们也不敢擅留,逢年过节便施粥舍药,一来叫朝廷看到他们的忠心,二来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几年下来,皇帝果然欢喜,还曾亲口夸赞。

  如此一来,外头的人自然越发趋之若鹜。

  只难免私下抱怨,太过偏僻清苦了些。

  不过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附近几座大山绵延,统共就这么一座寺院,地方有的是。

  随着信众增多,福云寺硬着头皮增加了许多院落,分为东西两处,男客在东,女客在西。

  佛说众生平等,那些院落也都是一色的小小二进院子,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爱住不住。

  众人到时,方丈也不出来迎,只有十来个小沙弥在门口候着。

  赵夫人等人在山门口下了车马,按着指引去往各处院落。

  谢钰等人先帮几个女眷送了行李,安置住处。

  说是女眷,统共也就赵夫人、马冰,和跟着的几个丫头婆子,加起来不够十根指头数的,故而行李也还简单。

  但隔壁几个院子却不甚清净,隔着几道院墙都听见各色大呼小叫,一时骂小厮粗手笨脚碰坏箱子,一时又嫌谁手脚不灵,放错了地方,乱哄哄一片。

  赵夫人皱眉,“虽说未必真心信奉,可好歹到了佛祖地面上,便是装,也该装出个样子来。”

  马冰知道她素来喜静,若这么放任下去,只怕接下来几日都不得安生,便起身道:“我去瞧瞧。”

  赵夫人一把拉住她,“哎你这孩子,可别冒冒失失的。”

  能住在这附近的,想必都是有来历的,得罪了人事小,小姑娘家家的,别去吃了亏。

  谢钰在外面道:“我陪她去。”

  赵夫人就笑了,松开手,“也罢。”

  顿了顿又道:“咱们虽不爱惹事,却也不怕事,若受了委屈,只管回来说。”

  其实她自然晓得有谢钰在身边,想必没有那不长眼的跳上来招惹,但做长辈的,难免多操些心。

  谢钰和马冰就都乖乖应了,一起往外头去了。

  元培正无聊,见状也从地上蹦起来,“带我一个!”

  谢钰瞅了他一眼,心道你就多余!

  左边的院子安安静静的,也不知住没住进人,三人只瞧了眼,便先往右边去。

  那边一色仆从出出进进,里头叽叽喳喳,简直闹得鸡飞狗跳。

  三人才刚过去,就听里面“啪”地摔碎了什么东西,“这样粗茶也配给我用?”

  大约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姑娘,嗓音并不难听,但过于骄纵,难免令人不喜。

  紧接着,一个小和尚抱着碎瓷片退出来,低着头,瘪着嘴,要哭不哭的样子。

  见他们过来,小和尚飞快地用袖子抹了脸,认真行了个礼,“几位檀越好。”

  马冰见他年纪甚小,顶了天不过十岁,脸颊子上还有些软鼓鼓的肉,便有些心软,过去问道:“怎么啦?”

  小和尚的半边僧袍下摆都被打湿,上面还沾着几块细碎的瓷片渣子,约莫是刚才被飞溅的茶壶波及。

  他本忍着没哭,可马冰语气这样和气,眼眶不由得泛了红,小声道:“里面的施主嫌弃茶水粗糙,茶具,茶具也不堪使用……”

  他去年才来福云寺,头一回接待贵客,却没想到贵客这样难伺候,心中难免委屈。

  元培一听,便不忿起来,“谁不知道福云寺清苦?若受不得委屈就别来!”

  欺负个孩子算什么本事!

  大约是里头的人也觉得不妥,正说着,就见一个嬷嬷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个荷包。

  她本是追着小和尚来的,结果一出门,却见对方身边站了三个人,先是一愣,然后马上行礼问好:“见过小侯爷,元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