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封府美食探案录第114节(1 / 2)





  她将树枝的芯小心剥离,只留下软趴趴的树皮筒,放到唇边轻轻一吹。

  “嘀~”

  响亮的柳哨声传出去好远,连胯下的大黑马都下意识抬头,眨巴着大眼睛到处看。

  什么东西叫?

  “皇亲国戚,也是如此?真的会有人大义灭亲么?”马冰歪头看向谢钰。

  即便她不开口,这个问题谢钰也已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间想了无数遍,答案清晰可见。

  “若果然做错了事情,就该面对,与身份无关。”

  上行下效,若上面的人犯了错就逃避,又有何颜面训诫下面的官民守法?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就成了一句笑话。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底一片坦荡,没有丝毫迟疑和心虚。

  马冰看着他,心中感慨万千。

  “那么马姑娘,”她没有再开口,谢钰却转过来问道,“若你遭遇不幸,是否会迁怒罪魁祸首的后人?”

  这个问题困扰他许久,答案对他至关重要。

  马冰没有马上回答。

  长久的沉默过后,她才语气复杂道:“最初,确实是有的。”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她许久,不然面对谢钰时,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

  几年前她离开西北时,先帝已经去世,当时她就想着,父债子偿,不如效仿传奇,刺杀当今,以报血仇。

  可走的地方越多,见闻越多,马冰渐渐意识到,她的想法太简单了些。

  如今在位的实在是个好皇帝。

  他登基之后,减免赋税,修筑水利,任用贤臣,百姓们吃得更饱了,穿得更暖了……

  且不说孤身刺杀的行动能否得手,若得手,皇子们尚未长成,外戚和先帝留下的几位王爷必然伺机而动,岂非又要天下大乱?

  而她,是否会成为千古罪人?

  她见过经历过的死伤已经太多,实在不想再看到无辜者丧命,百姓流离失所。

  来到开封后,马冰又得知,昔年的仇人们大多风光不再,要么被架空,要么被打压。

  她的心中不是没有波澜。

  也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结果,当今为掌控权力顺势为之,但无论如何,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稍稍弥补了先帝的过错。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

  现在的皇帝,至少目前为止,与先帝确实是不同的。

  谢钰看着她。

  最初?

  那么是不是说,现在……

  但这种彻骨之痛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的。

  若那样简单,又怎么会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老话?

  觉察到他的注视,马冰也转过脸来看他,目光幽深,一时无言。

  谢钰觉得,她好像在看自己,又好像在透过自己,看别的什么人或事。

  伴着谢钰眼中的关切,马冰的视线渐渐放空,仿佛穿过他的身体,飘向不知名的远方。

  过去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她经常在深夜无眠时反复拷问自己:

  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

  如果家人泉下有知,他们会欣慰,还是别的什么?

  仇恨延续至今,已至三代,还要继续下去吗?

  还会继续下去吗?

  都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谢钰是仇人的孙子,公里公道的说,当年的事与他无关。但又有人说,父债子偿,马冰很难一点儿都不心怀芥蒂,半点不迁怒。

  凭什么你的家人做下那样的滔天大罪,却可以高高在上,后人高枕无忧,延续荣华富贵?

  但世上还有另一句话,“爱屋及乌”。

  当年,还不是清武侯的谢显初入朝堂,还没站稳脚跟便不顾各方压力,与数位大臣一起为西北战事进言,力保他们的身后名……

  所以,谢钰不仅是她仇人的孙子,还是恩人的儿子,当真叫她又爱又恨。

  先帝信佛,晚年尤甚,在位时广修佛寺,短短几年内,开封城内庙宇横行,香火满地。

  说是出家人六根清净,游离红尘之外,可那些庙宇却座座广大巍峨,处处金碧辉煌,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当今登基后国库空虚,便寻了由头,抓了许多出头的所谓大师,由此顺藤摸瓜,抄了几个贪官的家,一并查封许多寺庙。

  在册的寺庙名下多有田产,非但不必纳税,日日还有信众送食送饭、广添香油钱,并贩卖香烛珠串,简直富得流油。